登台讲课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今日头条 , ID : 逍遥道人 ,文责自负。

大学毕业后,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还有机会走进教室、登上讲台,给小学生讲课。

为帮助孩子们增长见识,小女的学校有个家长课堂,每月请两位家长去讲课。因工作太忙,再加上才疏学浅,上学期家长课报名时,我不敢报名。

每次上完家长课,小女总在我耳边不停地念叨:“爸爸,你要去给我们上课……”刚开始,我说:“我不会,不知道讲什么。”“不会可以学呀!你为什么不学呢?”我被她反驳得哑口无言,只好改口说:“以后再说吧!”唉,不怕被贼偷,就怕被贼惦记——自从我说了“以后再说”这四个字,小女更加上心,从此,她的唠叨变成:“爸爸,你什么时候给我们上课?”

我被她弄得烦不胜烦,只好答应她这学期去讲一次。开学初,家长课堂报名时,我第一时间报名。

平时要忙工作,备课要花时间,报名时我选择五月廿八日——本学期最后一堂家长课,给自己多留点时间。

刚开始,我打算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我底蕴不够,备课到中途,实在备不下去。只好重新选题,距离讲课只有一个月了,选什么好呢?

踌躇之际,突然发现:五月廿八日离端午节只有三天,不如直接选择一个端午节相关绘本吧?但有些舍不得丢弃做了一半的课件。这时,妻说:“我觉得讲绘本故事不合适,要不你问问他们陈老师吧?”

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知班主任陈老师,她说:“孩子年龄太小,他们更喜欢听故事,《腹有诗书气自华》适合高年级的孩子。”

听完陈老师的建议,我立即跑去图书馆借了一堆端午节绘本。看完绘本,很不满意。总觉得照本宣科不好玩。

最后,我把绘本里的故事去掉,提炼出其核心知识,做成十多页的课件。多次修改后,再请我同学帮忙参谋参谋。同学看完,说:“讲的内容尽量少一点,和孩子互动多一点。”

于是,我将大部分文字变成图片,原计划由我讲的内容,变成我提问,孩子们先回答,我再补充。

经过三次大规模修改,五月廿七日,课件《闲聊端午节》终于做好。为了更应景,妻亲自包了一百多个粽子,我买了一些端午节贴纸。到五月廿八日下午,万事已俱备,只等我登台了!

那天下午,我准时来到小女的学校。小女看见我,兴高采烈地把我带进他们教室。

我把带过去的粽子和贴纸交给家长义工,告诉他发放原则后,开始调试设备。这时,一群孩子围过来,叽叽喳喳地对我进行灵魂拷问。得知我是xxx的爸爸后,有的向我展示了他们刚获得的红领巾,有的拿出他们刚画的龙舟给我看……通过和他们交流,我本有些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

上课铃声响起,在陈老师和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我开始给孩子们上课。我上课的内容主要分五部分:端午节起源、美食、习俗、古诗和禁忌。

我先让孩子们谈谈他们对端午节的大概情况,再进行补充。凡是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我让家长义工给他贴一张端午节小贴纸,所以整个课堂互动良好。

到第四部分“端午节古诗”时,我带着孩子齐诵唐代诗人殷尧藩的《同州端午》,全诗如下:

鹤发垂肩尺许长,

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

却问何方是故乡。

听见孩子们整齐的读书声,我瞬间无比激动。孩子们读完两遍后,我心血来潮,问:“读完这首诗,你们想起学过的哪一首古诗呀?”

话音刚落,坐小女前面的一个小女孩立即举手。说:“我想起了《回乡偶书》。”回答非常正确!在她的带动下,全班同学齐诵《回乡偶书》,又把课堂氛围推向新高潮。

四十分钟转瞬即逝,我刚讲完,下课铃就响了。陈老师让小女亲自给我发奖,我捧着小女给我的奖状,瞬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根据现场照片生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