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教育中成长——聊一聊我眼中的教育

        走出去是一种教育思想的碰撞洗礼,带回来是一种教育态度的变革创新,做得到是一场幸福的教育守望。                                          ———题记

  从学军学校出来,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两个词:文化和创造。

    文化

        一所学校的发展史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史的体现。从和学军学校李勤校长的交流中,我们能真挚的感受到他对学校的热爱。起初,我们认为“学军”是源自一位名人或是创校者的名字,后来李校告诉我们:学军真正的含义是“学习解放军”,由中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院士提出。它的前身是杭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建于1908年,始名杭州府官立初等小学堂。学校重视应用机代教育技术,从教育科研入手,在学校教育发展的道路上蒸蒸日进!

        当时代与环境改变了,教育的形式与关系的处理也要随之改变。没有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做基垫,学校是举步维艰。学校的底层是精神的基础,其次是身体的基础,坚毅的基础;最后才是学习的基础。惟有积极建设性的处理好关系,我们才会有好的教育生态,呈现出自然的教育结果。李校说:任何一件事,只有坚持去做,并将其做到了极致,久而久之便会沉淀内化形成一种文化。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人人都需有主人翁的意识,不仅要眼中有人,眼中有活,躬身于行,还要利用校园内一切可利用的环境场域,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性与所培养的能力,做孩子们的文化乐园。

创造

      基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创新性发展,孩子将自己的思想与日常生活结合,赋予其独特的生命力,生成充满童趣的作品。如:盘画、木刻、泥塑、墙绘等,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给予儿童自主权,创设出符合儿童天性的学习场馆。各美其美,和美而同,美美与共!

      基于儿童,发展儿童,让儿童成为儿童!我想:富有童心的教育即是向阳生长的教育,也是向美而行的教育!

                                                                                                                      写于杭州萧山机场22:3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