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英语 Unit3 课堂素养练习后,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我对本单元听力教学进行如下反思:
一、练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听力围绕 “文具整理” 的生活情境展开,设计了 “选择福福要带的文具” 和 “给同学的文具按顺序编号” 两项任务。从学生作答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完成基础的文具勾选(如铅笔盒、尺子、铅笔、蜡笔的识别),但在 “按听到的顺序编号” 任务中,部分学生出现顺序混淆的问题,反映出对听力信息的时序捕捉能力不足。
二、教学优点
情境化教学激发兴趣:以 “上学整理文具” 为情境,将词汇学习(如 pencil、ruler、eraser 等)融入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任务中运用英语,提升了学习主动性。
分层听力任务有梯度:从 “识别单一文具” 到 “捕捉多物品顺序”,任务难度逐步提升,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助于逐步培养听力理解能力。
三、教学不足
听力策略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 “顺序编号” 任务中表现不佳,说明他们缺乏 “抓关键词、记顺序” 的听力策略,教学中对这部分方法的渗透不够系统。
学困生关注欠缺: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听辨相似发音(如 pen 与 pencil)、快速反应词汇时存在障碍,课堂上对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足。
听力材料多样性不足:练习中的听力材料语速、风格较单一,学生对不同语速、不同口音的听力适应能力有待提升。
四、改进措施
强化听力策略教学:在后续教学中,明确教授 “听前预测、听中抓关键词、听后验证” 的听力步骤,结合 “文具排序”“物品分类” 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策略。
分层设计听力活动:为学困生设计 “单词汇听辨”“短句子重复” 的基础练习;为学优生设计 “多物品描述 + 排序” 的拓展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丰富听力材料与形式:引入不同语速、不同主题的文具类听力资源(如动画配音、儿歌音频),通过 “听 - 唱 - 演” 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听力兴趣与适应力。
通过本次课后反思,我将在后续教学中不断优化听力教学的方式方法,助力学生提升英语听力素养,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