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赵之争:晋国公子与大夫之死

春秋战国故事124,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周襄王三十一年,晋襄公立儿子夷皋为世子,派异母弟弟公子乐到陈国去做官。这一年,赵衰、栾枝、先且居、胥臣先后去世,卿位都空缺下来了。第二年春天,晋国在夷地检阅军队,废除新上军、新下军,恢复了晋文公四年三军的旧制。襄公想让士縠、梁益耳统帅中军,让箕郑父、先都统帅上军。

先且居的儿子先克进奏说:“狐偃、赵衰都为晋国立下大功,不能废弃他们的儿子不用。况且,士縠的职位是司空,他和梁益耳都没有建立战功,如果突然提升为大将,恐怕人心不服。”


襄公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任命狐射姑为中军元帅,让赵盾辅佐;任命箕郑父为上军元帅,让荀林父辅佐;任命先蔑为下军元帅,让先都辅佐。

狐射姑登台发号施令,指挥随心所欲,旁若无人。下军司马臾骈劝阻他说:“我听说,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于内部团结和睦。现在三军统帅,不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就是世代做官的贵族。元帅应当虚心向他们咨询求教,常存谦虚退让之心。刚愎自用,骄傲自大,这是楚国元帅子玉败给晋国的原因,不能不引以为戒。”

狐射姑十分恼怒,呵斥道:“我才开始发号施令,你这匹夫竟敢乱说,在士兵面前怠慢我?”叫来左右随从,将臾骈抽了一百鞭子。众人心中都不服气。

再说士縠、梁益耳听说先克阻拦对他们的提拔重用,心怀恨意。先都没有得到上军元帅的职位,也深为不满。这时,太傅阳处父到卫国访问,没有参与其事。等到阳处父回了晋国,听说狐射姑当上了元帅,便密奏襄公说:“狐射姑刚愎自用,争强好胜,恃宠而骄,不得民心,这个人不是大将之才。我曾经辅佐赵衰统领军队,和他的儿子赵盾相处得很好,深知赵盾贤德,能力超群。尊崇贤德,任用能人,这是国家的典章法度。主公如果要挑选元帅,没有人能比得上赵盾。”襄公听从了他的话,便让阳处父改到董地(今山西万荣)集结并检阅军队。有人对阳处父说:“你说话没有遮拦,忠心是忠心,就不担心招人怨恨吗?”

阳处父说:“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我怎敢回避他人的怨恨呢?”

狐射姑还不知道撤换中军主帅的事,仍高高兴兴地要掌管中军,襄公喊着他的名字,对他说:“贾季,以前我让赵盾辅佐你,现在你去辅佐赵盾吧。”狐射姑不敢说话,点头答应,退了出去。襄公便任命赵盾为中军元帅,让狐射姑做将佐。上军、下军仍与过去一样。

第二天,狐射姑独自去见襄公,问道:“承蒙主公顾念先人的微薄功劳,不因为我不肖,而让我管理军政。现在忽然更换我,我不知罪在何处。难道是我父亲狐偃的功劳,比不上赵衰吗?抑或有别的原因?”

襄公说:“你不要多想,没别的原因。阳处父对我说,你不得民心,难以担任大将。所以我把你撤换了。”狐射姑听完,默然无语。从此,赵盾掌握国政,制定国家章程,修订刑罚律令,清理诉讼积案,督查和追捕逃犯,晋国百姓人人心悦诚服。

这年秋天的八月,晋襄公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便召来太傅阳处父、上卿赵盾及其他大臣,在床榻前叮嘱道:“我继承父业,破狄伐秦,锐气从未在他国面前受挫。现在遭遇不幸,命不久矣,要和你们告别了。太子夷皋如今还很年幼,你们要尽心尽力辅佐他,与邻国和睦友好,不要失去盟主之业就好。”群臣行拜礼受命。八月十四日,襄公溘然长逝。

第二天,群臣准备拥立太子即位,赵盾却说:“国家多难,秦国、狄国与我们为仇,不可以立幼主。现在杜祁的儿子公子雍,在秦国做官,性格善良而且年长,可将他迎回来继承君位。”群臣没有人答话。

狐射姑说:“不如迎立公子乐。他的母亲很受文公、怀公宠幸。公子乐在陈国做官,陈国一向与晋国友好,不像秦国那样与晋国结怨。迎立他,路途不远,可以朝发夕至。”

赵盾说:“不是这样的。陈国小,离得远;秦国大,离得近。从陈国迎立新君,不会增进与邻国的和睦关系,而从秦国迎立新君,则可以冰释前怨,树立后援,这只有选公子雍才行。”众人的热议这才停息。赵盾便派先蔑作为使臣,士会作为副使,到秦国报丧,趁机迎立公子雍为国君。

先蔑等人将要启程的时候,荀林父拦住他说:“襄公的夫人、太子都在,你们却要到秦国去迎接其他人回来做国君,恐怕事情做不成,将来还会发生变故。你为什么不声称患病,把这件事推辞掉?”

先蔑说:“军政大权都在赵盾手里把持,怎会有变故?”不听他的话,径直去秦国了。

荀林父对人说:“同朝为官,我作为士伯的同僚,不敢不尽心。可他不听我的话,恐怕有去无回呀。”

再说狐射姑,见赵盾不采纳自己的意见,抑制不住怒气,说道:“狐氏、赵氏原本势均力敌。现在难道只有赵氏,没有狐氏了吗?”便暗中派人到陈国去把公子乐叫回来,为他争夺晋君之位出谋划策。有人得知消息后,禀报了赵盾。赵盾派他的门客公孙杵臼,率领上百名家丁埋伏在半路上,等公子乐经过郫地的时候,把他杀了。

狐射姑更加恼怒,说:“让赵盾掌握权柄的人是阳处父。阳处父家族弱小,没有后援。现在他住宿在郊外,主管先君丧葬事宜,刺杀他易如反掌。赵盾杀公子乐,我杀阳处父,不也可以吗?”便与弟弟狐鞫居谋划此事。

狐鞫居说:“这件事我能做得来。”九月的一天,他与家丁假扮成盗贼,半夜翻墙而入。阳处父正点着烛火在看书,狐鞫居跨上前去,一下刺中了他的肩膀。阳处父受惊逃走,狐鞫居紧追不舍,把他杀了,取下首级。阳处父的随从中有人认得狐鞫居,赶快向赵盾报信。

赵盾假装不相信,喝叱道:“阳太傅是被盗贼所害,怎么能诬陷人呢?”命人收殓尸体。

冬天的十月,晋国将襄公安葬到曲沃。襄公的夫人穆嬴和太子夷皋前来送葬,质问赵盾说:“先君有什么罪过?他的太子又有什么罪过?为什么要舍弃他的血肉,到外国去求取晋君?”

赵盾说:“这是国家大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安葬襄公完毕,将他的灵位供奉在宗庙中。

赵盾到了宗庙中,对各位大夫说:“先君只因赏罚分明,才得以称霸诸侯。现在先君灵柩停放在此,而狐鞫居擅自谋杀太傅。做臣子的,谁不人人自危?他的罪过不能不惩罚!”于是将狐鞫居抓起来,交给司寇问罪后处斩。又派人到他家中,搜出阳处父的首级,用线缝在脖颈上,把阳处父安葬了。

狐射姑害怕赵盾知道自己也是同谋,便在深夜乘坐一辆小车,逃奔到翟国,投靠翟国首领白暾去了。后来,鲁国与齐国、卫国联合发兵攻打翟国,白暾出逃而亡,翟国就被灭了。狐射姑转而投奔赤翟潞国,依靠潞国大夫酆舒。

赵盾说:“狐射姑是和我父亲一同流亡的人,辅佐先君,功劳不小。我已经诛杀了狐鞫居,正要安抚狐射姑。他因害怕获罪受罚而逃亡,我怎能忍心让他孤身一人住在翟国呢?”于是派臾骈护送狐射姑的妻子儿女到潞国。

臾骈集合家丁,准备出发。家丁们都说:“过去在夷地阅兵,主人对狐帅忠心耿耿,加以规劝,却受到他的侮辱,这个仇不能不报。现在元帅派主人押送他的妻儿,这是老天给我们的机会。应当把他们全部杀光,报仇雪恨!”

臾骈连声说:“不行,不行!元帅待狐射姑以礼,我却因为受到宠信而报私怨,恐怕不可以吧?依仗宠信来报仇,并不勇敢。报仇雪恨,虽消除了自己的怨气,却加深了别人的仇恨,并不明智。以私仇损害公事,并不忠诚。抛弃了这三样,拿什么去事奉元帅呢?”便迎候狐射姑的家眷登上车子,并将他家中的财物详细登记清楚,亲自送出国境,没有丢失一件物品。

射姑知道后,感慨地说:“手下有这样的贤人,我竟全然不知。我流亡外国,也是咎由自取!”赵盾从此便看重臾骈的人品,想要对他加以重用。


本故事基于冯梦龙编,黄钧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东周列国志》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东周列国志》编著过程中参考《左传》《国语》《史记》等二十多种典籍,是较严肃的历史通俗演义。欢迎历史文献爱好者、研究者踊跃留言,进行评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

孟明视知耻后勇,秦穆公称霸西戎

楚国之变:太子商臣杀父夺位

斗勃之冤:晋国退兵的阴谋

晋国之殇:元帅先轸赴死

秦晋崤之战(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