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之殇:元帅先轸赴死

春秋战国故事120,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晋国在崤山大败秦军,晋襄公却听信母亲的话,放跑了三位秦将,后悔不迭,正和群臣商议攻打秦国的事,忽然边境官吏飞马来报:“现在有翟国首领白部胡,率兵侵犯晋国边境,已过了箕城(今山西蒲县东北)。请求出兵抵御!”

襄公吃惊地说:“翟国、晋国并无怨仇,他们为什么要来侵犯我们?”

先轸说:“先君文公流亡时到了翟国。翟君将季隗、叔隗分别嫁给先君和赵衰,君臣在那里一住十二年,翟君对他们礼遇有加。先君回国执掌社稷,翟君又派人过来道贺,送季隗、叔隗回到晋国。先君在世的时候,从未对翟国有一星半点的回报。翟君顾念先君的好处,隐忍不发。现在他的儿子白部胡即位,自恃勇猛,所以趁着晋国举办丧事,前来攻打。”

襄公说:“先君忙于勤王,为天子之事奔波,没来得及报答私人恩惠。现在翟君趁我们丧事前来征伐,是晋国的仇人,你替我去打败他们。”

先轸拜了两次,推辞道:“我因为三位秦将被放回,一时激愤,唾在主公的脸上,无礼至极!军队重视秩序,礼仪教化民众。无礼的人,不能担任主帅。请主公罢免我的职位,另外选择良将!”

襄公说:“你为国事发怒,是出于一片忠心,激愤不能自已,我怎么会不原谅你呢?现在攻打翟国的战斗,非你不可,你千万不要推辞!”

先轸不得已,接受任命而出,叹气说:“我本想死在秦国,谁知却死在翟国!”听到他说话的人都莫名其妙。襄公办完丧事,自己先回了绛都。

先轸升了中军帐,视察各军,问下属将士:“谁肯做前锋?”

一个人昂首挺胸走出来说:“我愿前往。”

先轸一看,原来是新上任的右车将军狼瞫。先轸因为狼瞫受了襄公的提拔,没有来向自己拜谢,心中很不高兴,这次见他请求做前锋,更加厌恶,便骂道:“你不过是个无名小卒,偶然斩杀一个囚犯,轻而易举获得了重用。现在大敌就在边境,你一点都没有退让的意思,难道是藐视我帐下没有良将吗?”

狼瞫说:“我愿为国家出力,元帅为什么要阻拦我呢?”

先轸说:“眼前有不少出力的人。你有什么谋略和本事,竟敢把自己置于各位将领之上?”便将他呵斥了一番,不予任用。因狐鞫居在崤山之战中立下战功,于是任命他为前锋。

狼瞫垂头丧气,一边叹气,一边恼恨地走出来,路上遇到了朋友鲜伯。鲜伯问他:“听说元帅正在挑选出征前线的将领,你怎么在这里悠闲地散步?”

狼瞫说:“我主动请求冲锋在前,本想为国家出力,谁知反而触怒了先轸。他问我有什么谋略和本事,不让我挡在其他将士之上,已经将我免职不用了!”

鲜伯怒气冲冲地说:“先轸妒贤嫉能,我和你共同召集兵丁,刺杀那家伙,出了胸中这口恶气。就算是死也落个爽快!”

狼瞫说:“不行!千万不行!大丈夫要死后留名。做不义之事而死,不是英雄。我因勇武而蒙受国君知遇之恩,成为戎右。先轸却以为我无勇而革了我的职位。如果死于不义,那我今天被废黜,便是废黜了一个不义之人,反让嫉妒的人得到了口实。你等着瞧吧。”

鲜伯赞叹道:“说得好!我的见识不及你呀!”

再说先轸让儿子先且居做了先锋,栾盾、郤缺分别为左右队统领,狐溱、狐鞫居共同为后应,出动了四百辆战车,出了绛都北门,往箕城进发。

没过多久,晋军和翟军相遇了,各自安营扎寨。先轸把各位将领召集过来,给他们布置作战方案:“箕城有个叫做大谷的地方,谷中宽广平坦,正适合车战。旁边有很多树木,可以埋伏士兵。栾盾、郤缺,你们带兵分别在左、右埋伏,等先且居和翟国交战,假装战败,把他们引入谷中后,埋伏的士兵一起杀出来,就可擒获翟国首领了!狐溱、狐鞫居带兵接应,防止翟兵赶来救援。”众将领按照布置,分别行动。先轸把大营向后撤退了十多里驻扎下来。

第二天早上,两边的军队排开阵势,翟国首领白部胡亲自前来挑战。先且居只和他斗了几个回合就驱车逃跑。白部胡带领一百多名骑兵,奋勇追击,被先且居诱进了大谷,左右伏兵全都杀了出来。白部胡精神抖擞,左冲右突,一百多名骑兵眼看就要全军覆没。晋兵伤亡也很惨重。白部胡异常勇猛,无人能敌,良久,终于杀出重围。他快要到达谷口的时候,遇到了一员晋国大将,那人从斜里飕地射出一箭,正中白部胡的面门。白部胡翻身坠落马下,被晋兵们一拥而上,直接抓获。那射箭的人,原来是新任下军大夫郤缺。这一箭穿透了头盖骨,白部胡当场毙命。

郤缺上前一看,认出来是翟国首领,便割下首级献功。这时,先轸正在中军大营,听说白部胡已被俘获,抬头向天,连声说道:“晋侯有福!晋侯有福!”便取过纸笔写了一道表章,放在书案上,也不通知各位将士,只与几个心腹乘坐一辆战车,悄悄驶入翟军阵中。

再说白部胡的弟弟白暾,还不知道兄长已死,正要率兵上前接应,忽然看见有一辆战车驶来,认作是对方在诱敌,急忙提起大刀迎出去。


先轸把戈往肩上一横,瞪眼大喝一声,目眦尽裂,血流满面。白暾大吃一惊,倒退了数十步,过了一会儿,见他没有后援,便传令弓箭手将他包围起来,乱箭齐射。

先轸奋起神威,往来疾驰,手刃头目三人,士兵二十多人,但并未受伤。原来这些弓箭手惧怕先轸的勇猛,早已手软无力,又加上他身穿厚重铠甲,箭怎么能射得进去呢?

先轸见自己居然未受箭伤,叹气说:“我不杀敌,就不能显示勇猛;既然已知我勇猛过人,多杀又有什么意义?我就死在这里吧!”于是自己解开了盔甲。

瞬间,箭如雨下,像流星般疾射过来。先轸以戈撑地,浑身是箭,仿佛刺猬一般,就这样站着死去了,死后身体仍然屹立不倒。

白暾走上前去,想要斩下他的首级,只见他怒目圆睁,胡须飘扬,栩栩如生,令人惊惧不已。有士兵认得的,报告说:“这是晋国中军元帅先轸。”

白暾便率领士兵围着先轸的尸体行了叩拜之礼,赞叹道:“真是一位神人啊!”又祷告说:“神人是否允许我将您请到翟国去供养?如果同意,请倒下来!”尸体僵立如故。

白暾又改口祷告说:“神人难道是想让我将您送还晋国?”话音刚落,尸体便倒下来,跌在了战车上。

再说翟国首领白部胡被杀,手下的士兵战败,有人逃命回去报告了白暾。白暾痛哭流涕,说道:“我劝他‘晋国有上天保佑,不能攻打。’我哥哥就是不听,现在果然遭到大难了!”于是打算用先轸的尸首与晋国交换白部胡的尸首,派人到晋军去沟通。

晋军这边,郤缺提了白部胡的首级,和将士们到中军献功,却发现不见了元帅。有守营的士兵说:“元帅乘一辆战车出了军营,只吩咐‘紧守寨门’,不知去了哪里?”先且居起了疑心,忽然发现桌案上有一道表章,便抓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臣中军大夫先轸奏言:我自知对国君无礼。国君没有处罚我的过错,仍然加以重用。我侥幸战胜了翟军,赏赐必将随后而至。如果我回去不接受赏赐,就是有功而不受赏;如果我回去接受赏赐,就是对国君无礼,却可以论功受赏。有功不赏,怎么激励众人建立功业?无礼论功,怎么惩罚已犯的罪过?功罪混淆,怎么治理国家?我会驾车闯入翟军,借翟兵之手,替国君惩治自己犯下的无礼之罪。我的儿子先且居有统帅军队的谋略,足以接替我。先轸临死冒昧上书!

先且居说:“我父亲闯入翟军阵中去送死了!”放声大哭,便要乘车闯入翟军,查看父亲的下落。这时,郤缺、栾盾、狐鞫居、狐射姑等人都聚集在军营中,拼命劝说,这才制止了先且居。众人商议说:“一定要先派人打听到元帅生死的准确消息,才可以出兵。”

忽然,有人通报:“翟国首领的弟弟白暾,派人来传话。”众人把使者叫进来一问,原来是双方交换尸首的事。先且居知道了父亲的死讯是真的,又痛哭了一场,和对方约定:“明天军营前,各自抬出亡灵互相交换。”翟军使者走后,先且居说:“戎狄狡诈多端,明天不可不做好防备。”便商量好,让郤缺、栾盾仍旧带领侧翼部队埋伏在左右两边,一旦发生交战,便实施夹攻,狐溱、狐鞫居共同守卫中军。

第二天,两边排开阵势,互相对峙。先且居身穿素服,登上战车,独自来到阵前,迎接父亲的尸首。白暾敬畏先轸的亡灵,拔去他身上的箭翎,用香水洗净,脱下自己的锦袍包裹起来,装载到车上,犹如活人一样,推车到阵前,交给先且居收领。晋军也将白部胡的首级,送交给翟军。翟军送还的,是干干净净的一具全尸;晋军送去的,却只是血淋淋的一颗首级。

白暾心中压不住怒火,大声喊道:“你们晋军好欺负人!为什么不把全尸还我?”

先且居派人回答:“如果要取全尸,你们自己去大谷的乱尸堆里寻找!”

白暾怒火中烧,手持开山大斧,指挥翟军骑兵就冲杀过来。晋军用軘车组成车阵,如铜墙铁壁一般,翟军连冲了几次,都不能进入,气得白暾来回咆哮,有火无处发。

忽然,晋军鼓声大作,阵门开处,一员大将横戟而出,正是狐射姑。白暾便迎上去和他交手。战了没几个回合,左边郤缺,右边栾盾,两翼部队包围了上来。白暾见晋兵人多势众,急忙掉转马头,回头就逃。晋军从后面追杀过来,翟兵死伤不计其数。狐射姑认定了白暾,紧紧追赶。白暾担心冲乱了自己的营寨,便拍马向旁边跑去。狐射姑依然紧追不舍,跟着马尾赶过来。

白暾回头一看,拨转马头,问道:“将军好面熟,莫不是贾季?”

射姑答道:“正是。”

白暾说:“将军别来无恙?将军父子,一起在我国住了十二年,我们待你们不薄。今天如果手下留情,以后怎么会没有相见的机会?我是白部胡的弟弟白暾。”

狐射姑见他提起旧话,心中不忍,便答道:“我放你一条生路,你赶快退兵,不要久留此地。”说完就返身回了大营。

晋军已经得胜,虽然未能抓获白暾,但众人也不追究。这天夜里,白暾带兵偷偷回了翟国,因为白部胡没有儿子,白暾为他主持丧礼,登上了君位。

晋军凯旋而归,参见晋襄公,呈上了先轸留下的表章。襄公怜惜先轸之死,亲自为他收敛尸体。只见他双目睁开,仿佛仍有勃勃生机,襄公手抚尸身说:“将军死于国事,英灵不会泯灭。你在表章中所说的话,足见一片忠君爱国之心,我绝不会忘记!”于是就在灵柩前,拜先且居为中军元帅,替代父职。先轸的双眼便合上了。后人在箕城建了祠庙纪念他。

襄公又嘉奖郤缺杀死白部胡的功劳,仍旧将冀地分封给他作为食邑,对他说:“你能弥补你父亲的罪过,立下大功,所以把你父亲的封地还给你。”又对胥臣说:“举荐郤缺,是你的功劳。没有你,我怎能找到如此人才来担当重任?”便将先茅县赏给了他。军中上下见襄公奖赏得当,无不心悦诚服。


本故事基于冯梦龙编,黄钧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东周列国志》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东周列国志》编著过程中参考《左传》《国语》《史记》等二十多种典籍,是较严肃的历史通俗演义。欢迎历史文献爱好者、研究者踊跃留言,进行评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

秦晋崤之战(下)

秦晋崤之战(中)

秦晋崤之战(上)

匹夫有责:牛贩子救国记

农夫做官:晋文公任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