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
414:晋纪(二)

东莱人王弥家中世代都是两千石官吏,他有学术谋略,为人勇猛,善于骑射,青州人称他为“飞豹”。但王弥喜欢行侠仗义,隐士、陈留人董养见到对王弥后说:“先生喜欢生乱惹祸,如果天下不太平,你就不能再担任士大夫了。”
刘渊平时和王弥交好,他对王弥说:“王浑和李憙因为是我的老乡,所以经常推荐我,但这正是我的隐忧。”随后流泪不止。
齐王司马攸听到后,对司马炎说:“陛下不除掉刘渊,臣担心并州无法长治久安。”王浑说:“大晋正在用信义怀抚远方不同风俗之人,怎么能没有理由就杀掉人质呢?为什么大德行气度这么不宽弘呢!”司马炎说:“王浑所说得话很对。”
这时正好刘豹去世,司马炎封刘渊接任左部首领。
夏四月,司马炎宣布天下大赦。
朝廷废除部曲督及以下交纳人质制度。
吴国桂林太守修允去世,他的部众应当分配给众将,督将郭马、何典、王族等人是累世旧军,不愿意分开。这时,孙皓派人核实广州户口,郭马等人借助民心不安,聚集部众攻杀广州都督虞授,郭马自封为都督交、广二州各路军事,派何典进攻苍梧,派王族进攻始兴。
秋八月,孙皓封军师张悌为丞相,封牛渚都督何植为司徒,封执金吾滕修为司空。在没有封授时,又改封滕修为广州牧,率领一万多人从东路征讨郭马。郭马杀掉南海太守刘略,驱逐广州刺史徐旗。孙皓又派遣徐陵都督陶浚率领军兵七千人,从西路与交州牧陶璜一起进攻郭马。
吴国发现了鬼目菜,生长在工匠黄耇(音gǒu,苟)家中;又发现了买菜,生长在工匠吴平家中。东观查考图书典籍,给鬼目菜改名为芝草,给买菜改名为平虑草。孙皓封黄耇为侍芝郎,封吴平为平虑郎,都授予银印青绶。
孙皓每次宴请群臣,都命令大家喝到大醉。还设置黄门郎十人担任司过官,在宴会结束后,都要奏报大臣们的缺失,无论是谁有了不当议论,或者有不满情绪,都要记录下来,严重的立即斩杀,轻的记录为罪过,有的剥掉人面,有的凿下人眼,于是上下离心,没有人再为孙皓尽力。
益州刺史王濬上书说:“孙皓荒淫凶逆,应当迅速进行征伐,如果一旦孙皓去世,再立贤明君主,就又会成为强敌。臣建造船只七年,每天都有腐朽毁坏的;臣已经年近七十,死亡没有时日。这三者只要一方面改变,就再难图谋了。臣诚心希望陛下不要失掉时机。”
司马炎于是下决心伐吴。这时,安东将军王浑上表说孙皓想要北上,边境守卫戒严,朝廷于是改为建议第二年出师。王濬的参军何攀奉使到洛阳,他上书说:“孙皓肯定不敢出击,应当借助其戒严,袭击更为容易。”
杜预上表说:“自从闰月以来,贼寇只是敕令戒严,并没有派出军兵。从现在的形势推断,贼寇已经计穷,其力量已不能支撑两条战线全部保全,肯定会保卫夏口以东苟延残喘,而没有多余的军兵西上,使其国都空虚。陛下误听传言,舍弃大计,纵敌得以逃生,确实非常可惜。过去出兵曾经失败,所以才不如不出兵;现在已经决定出兵,就务必使计策更加完美无缺。如果能够成功,就能开太平万世的基业,不成不过是耗费点时间罢了,为什么不进行一试呢!如果再往后拖延几年,天时人事就会变得不如现在了,臣担心会更加艰难。现在有万安的举动,没有失败的顾虑,臣已经下定决心,不敢用暖昧的见解成为后世拖累,希望陛下明察。”
一个月后没有收到回复,杜预又上表说:“羊祜没有先与朝臣谋划,而是与陛下秘密制定这个计策,是因为怕引起众多朝臣不同意见争论。凡事应当从利害进行比较,现在这个事情有十分之八、九的利,其害处不过十分之一、二,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无功而返罢了。如果真让朝臣说出破败的形势,也是不可能的,他们只是因这个计策不是出自于自己,功劳也就不在自己,只是羞于说以前计策的失误,而强调固守罢了。近来朝中事务无论大小,总会引发各种争议。虽说各人见解不同,但也是因为有些人倚仗皇恩无所顾忌,才会如此轻率表达赞同或者反对意见。自从入秋以来,讨伐贼寇的行动已经日趋明朗。如果现在突然停止,恐怕让孙晧因恐惧而改变策略,他很可能会迁都武昌,加固江南各城防务,把百姓迁到远方。到那时,我们就既难以攻破城池,又无法在野外获取补给,恐怕明年就无需再考虑实施讨伐计划了。”
司马炎正在和张华下围棋,杜预的表章这时送到,张华推开棋枰搓着双手说:“陛下英明圣武,国富兵强,孙皓淫乱暴虐,诛杀贤能。如果出兵征讨,可以不劳而定,希望陛下不要迟疑!”
司马炎马上同意,封张华为度支尚书,负责粮草运输。贾充、荀勖、冯紞进行争辩,司马炎大怒,贾充摘下帽子谢罪。仆射山涛退后告诉其他人说:“如果不是圣人,外部安宁了肯定会有内忧,现在暂时把吴国作为外忧,不也很好吗?”
冬十一月,晋国起兵大举伐吴,派遣镇军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兵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兵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兵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兵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兵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鲁国人唐彬兵出巴、蜀,东西共计二十多万人。封贾充作为使者持节、假黄钺、大都督,封冠军将军杨济作为副手。
贾充坚持陈述说伐吴不利,说自己已经衰老,不堪担当元帅重任。司马炎下诏书说:“先生如果不去,我自己要前往了。”贾充迫不得已,于是接受节钺,率领中军向南屯驻襄阳,节度各路军兵。
马隆率军向西渡过温水,树机能等人率领几万部众据险抵御。马隆看到山路狭隘,于是制造扁箱车,造成木屋,放在车上,转战而前,行进行一千多里,杀伤非常多。自从马隆出兵向西后,音讯断绝,朝廷为此担忧,有人说他们已经全军覆没。
后来,马隆的使者在夜间赶到,司马炎抚掌欢笑,在早晨召集群臣说:“如果听从了众卿的建议,我们就不再有凉州了。”
于是下诏授予马隆节,封为威将军。马隆到达武威,鲜卑大人猝跋韩且万能等人率领一成多个部落前来投降。十二月,马隆与树机能展开大战,把其斩杀,凉州随后平定。
司马炎下诏询问朝臣为政应当减少或者增加的,司徒左长史傅咸上书认为:“公私不足是因为设置的官吏太多。旧时的都督只有四人,现在加上监军超过了十人;大禹分设九州,现在的刺史几乎是原来的一倍;现在的户口只有汉朝的十分之一,而设置的郡县比汉朝都多;虚名设立的军府动辄有上百,却没有增加皇宫宿卫;即使是闲散的五等诸侯,也要设置官属;各种机构所需要的费用,全部来自于百姓。这正是百姓困乏的原因。当今的急务,在于合并官职,平息劳役,使上下都要务农罢了。”傅咸是傅玄的儿子。
这时又提议裁撤减少州、郡、县一半的官吏,让他们去从事农业生产。中书监荀勖认为:“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当年萧何、曹参在汉朝为相,实行清静无为,百姓得以安宁,这就是所谓的清心;控制虚无浮华持空言,精简公文案卷,省略细碎繁琐的事务,原谅小的过失,如果有喜好改革常规以谋求利益的,一定要进行惩治,这就是所谓的省事;把九卿寺并入尚书府,把御史台交给三公府,这就是所谓的省官。如果只做出大的规定,那么天下官吏都要裁减一半,恐怕众多的文武官员,郡国的各种职责,难易程度不同,不能一概施行。如果导致公务废弛,又全都需要重新恢复,或许还会因此引发更多的麻烦,这也不能不加以重视。”

黄其军
作于2025年10月23日(古历乙巳年九月初三)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