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以解剖麻雀的精细程度解决一类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当前,基层治理中仍存在资源、能力与任务不匹配的“小马拉大车”难题。为着眼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精准把握“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解题核心,以“解剖麻雀”的精细程度找准破题路径,力求做到“解剖一只麻雀,解决一类问题”。

        聚力破解任务“分解”不“求解”难题。部分职能部门对基层减负定位不清,未能厘清“本职工作”和在为基层减负工作中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的关系,造成减负成色不足。拒绝“项目式”打包任务,立足可量化、能落地和好操作原则,将具体举措、责任单位、完成时限、进展调度绘制成工作“路线图”,推动“为基层减负赋能”由“无形抓”向“抓有形”深刻转变;“清单式”明职定责,围绕职能部门岗位职责,全面梳理牵引基层治理“千条线”,针对性制定具体举措,推进基层“减负”不“减质”,“赋能”不“负能”;“调研式”掌握实情,组织工作组开展“四不两直”直插基层一线,查看基层治理真实情况,直观感受基层减负成效。

        聚力破解队伍“专职”不“专业”难题。在许多工作方案所示,乡镇虽然成立了“专职”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但从实际执法情况来看,专业性、规范性、效率性难以保障,一些“非科班”出身或没有相关执法经验的人容易陷入“不会、不愿、不敢”去干的困境。为此,职能部门更应该因地制宜推出更多“帮带套餐”,聚焦不同乡镇不同属性,开展职能部门“点、线、面”分级指导。“点”上重点提升“部门报到”速度,把课堂搬到执法一线场所,巩固深化指导实效。“线”上开展业务领域专项培训,定期组织“执法培训大讲堂”,强化精细化执法能力和综合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析会,对案卷进行集中“问诊”、全面“体检”,提高执法质量,降低执法风险。“面”上划片分区综合指导,以职能部门专业执法人员为核心,辐射包联基层一线,确保乡镇执法所遇问题有人解,所遇疑惑有人答,不断提升乡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专业水平。

        聚力破解部门“联合”不“联动”难题。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需突出抓好“上面”工作协同,但部门之间仍然存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情形,未能真正实现高效联动。要加强“纵向联通、横向融合”的交流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比如建立社会治理和行政执法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集成网格管理、12345政府热线转办、数字城管等多个渠道,打造集中受理行政执法等事项的“总客服”,实现上下贯通的治理信息上报、会商协商、转运交办、督查督导机制,逐步实现以党建统领,网格、综合执法深度融合,不断织密“服务群众保障网”,夯实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建设支撑力,打造出“线上调度、线下执法、闭环运行”指挥体系,集中受理多渠道综合执法事项,做到高效联动,快速处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