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没落所想(六)

原创首发

孙思邈


三  大医精诚  悬壶济世

“大医精诚”出自“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第一卷。是他认为一个医者在医术和道德上必须达到的要求,成为后世医者道德追求的典范。被誉为“东方的西波克拉底誓言”。但在我眼中,“西波克拉底誓言”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精神上,都完全无法和它相提并论。

“大医精诚”认为医者担负着“普救含灵之苦”的重大责任,必须医术精湛,否则就是祸害苍生的“含灵巨賊”。把医者的医术从行业要求提高到道德的高度,实现了医者医术和道德的统一。

习医者一定要“精”,必须博及医源,医道精微 ,医术精湛。还要“诚”,即言行诚谨,严格自律,摒弃名利得失之心,一心向医,诚心为患的高尚品德修养和思想追求。

那潜心医道,不计得失 ,只及病患,不顾安危的铮铮誓言,至今如雷贯耳,响彻在华夏大地上。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賊。

这是中国文化的“仁”和“义”在医道精神上的最高体现。他人之病,如同己病,他人之患,感同身受。眼里只有患者之医,眼前只有仁义之爱,贫富贵贱、老幼美丑、亲疏远友、愚笨聪慧、外族异类、一律平等视之,即使是深仇大恨,也要暂时放下,先救患治伤。这种医者仁心,无私豁达的胸怀,正是中华民族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卓越文明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

传承


“神医”扁鹊一直作为“良医”的形象被后世所景仰和推崇。

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代,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游走于各国之间,以普济苍生为己任,用精湛的医术救人无数,却不收取报酬,王侯贵族的厚礼,也一概不收。还拿银雀山的田地收入,一路接济穷苦百姓。他遇害后,人们悲痛欲绝,建祠立庙来纪念他,可见他在大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也一直被后世立为医者道德的标杆,屹立数千年。


“医圣”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作为一方父母官,在教化百姓,管理政务的同时,不忘民间百姓病患疾苦。因当时规定当官的不能随意进入民宅,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专为百姓看病。因此这两天衙门里挤满了从四面八方前来诊病的百姓,一时传为美谈。因他是在衙门公堂诊病,被人敬仰传颂,这就是“坐堂医生”的由来。

他写《伤寒杂病论》的初衷也是因为世间战乱连绵,瘟疫频发,到处尸横遍野,触目惊心,遂有绝此大患,拯救苍生之愿,历经数十年之努力,终于写成《伤寒杂病论》,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三国时名医华佗能治曹操头疼之疑难疾患。于是曹操想把华佗留在身边御用,许以高官厚禄,专为他一人服务。可华佗感怀世道混乱,百姓贫苦 ,而疾患尤多,于是多次拒绝曹操,游历民间,救治百姓。有时召之不来,终于引起曹操震怒,于是被害。

华佗


订立“大医精诚“精神的“神医”孙思邈,更是身体力行,医技和医道都追求卓绝。他出身贫苦,且少时身体常有疾患。为此散尽家财,受尽磨难。他对病患的折磨,贫苦的无力,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所以立志要做良医,行大医之仁心,解苍生之疾苦。此后他屡拒高官厚禄,不改初衷。一生奔走民间,悬壶行医,救人无数。

他不仅医术高妙,而且儒道之学,无所不精,声名远播。北周、隋、唐三朝,无不对其器重。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几欲任其为官,均被其拒绝。他几经朝堂走回民间,以天下苍生救助疾患为己任,用神奇的140多年的光阴实践着“大医精诚”的涵义,给后辈医者树立了高山仰止的信仰丰碑。


近代医学家丁甘仁,一生乐善好施,接济贫苦。病人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贫苦百姓就诊,常免收诊金,并赠送药物。在那个风雨飘摇,民生凋敝的时代,他常年施粥饭、施棉衣、办义学、兴养老院、育婴堂……,救助老幼和无家可归的人。

他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医药事业,先后兴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和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并将一生所得悉数投入,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像此类故事在每一个名医的身上都可以看到,每一个游走民间,悬壶济世的医者都有一颗普济苍生之大义仁心,每一本医学大著的背后都是一份慈悲恻隐,接济天下的鸿图大愿。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是无数医者的标签,是中医文化的标签,是中医者毕生心愿和精神追求。在这条路上,一代代的医者前仆后继,舍身此道,实践着救死扶伤,普济苍生的仁义大爱,书写着中医文化的不朽传奇。

未完待续

游走民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首发 中医神奇精妙、出神入化, 但它不是很多人眼中的玄学,它是实实在在的救世济民的学问,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
    文史迷途阅读 2,882评论 73 161
  • 原创首发 我们对中医的不自信其实源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自信! 我们对中医的怀疑和不自信由来已久。伴随着近代中国的衰...
    文史迷途阅读 3,614评论 115 177
  • 药王是古代中国民间供奉的医药之神,我国民间对药王的信仰甚为普遍。药王被道教奉为主要神明,药王有多位,最著名的药王除...
    慧茹Luna阅读 414评论 0 0
  • 以前看过一本小说《大医仙》,且不说这本小说写的怎么样,火到什么程度,最起码我还是挺喜欢的。也是从这本小说开始接触上...
    随心洛阅读 867评论 0 1
  • 原创首发 二 穷其一生 全力以赴 学中医者想要有所建树,除天赋厚学外,更需要有全力以赴,穷一生之力来实践医道的决...
    文史迷途阅读 2,543评论 50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