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的原理

每个人都希望精力充沛地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可是并不能总是如愿。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对精力有影响,不论好坏。我们生活的最终衡量标准不是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待了多长时间,而是我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上投入了多大的精力。

精力管理

我们对各种时间管理的艺术和技巧可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什么是精力管理呢?我们又怎样应用精力管理的方法呢?本书从结构上分三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讲述了精力管理模式,第二部分为公司型运动员培训体系,第三部分为参考资料。

如果成长和发展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从身体到情感到思想到精神,变化则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获取能量。目的最强大的驱动力是精神能量,是通过和我们最坚信的价值观和超越我们自身利益相联系而得到的精力。

什么是精力?如果要做一个概括的话,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一种能量体系(类似于电池的电量),包括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4种精力源。这4种精力资源需要在消耗和储备之间取得平衡才能保证不会枯竭。

1.精力管理的日常模式:支出和补充

这种模式适合大多数健康人每天的生活状态。我们每天不管是进行工作还是娱乐等活动都需要支出精力,也需要通过睡眠等方式补充精力。这就像手机需要电池的能量支持才能正常运转,进入低电量后就需要及时充电一样,人的精力也会在每天各种活动中不断消耗,需要及时休息,并得到补充。日常的精力补充方式包括活动间隙的短休息和每天睡眠的长休息两种模式。

2.精力管理的压力模式:透支和修复

人体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比如:为了完成时间很紧的重要项目连续几周熬夜加班;国庆长假进入狂欢模式通宵泡吧、玩游戏等。这种情况下身体为了支持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将日常储备的精力调动出来使用。如果不能尽快得到休息恢复,就很容易生病,需要通过治疗或休养才能重新恢复健康。

3.精力管理的极限模式:储备和衰竭

手机电池的寿命一般用电池循环次数计算,也就是完全充放电次数。部分电池的使用时间超过一年后,即使每次都充满,我们发现待机时间也会越来越短,甚至到最后再也充不进电了。人体的精力也会随着使用次数的累积逐渐进入衰竭模式,这就是老化的过程。不过,就像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减少生病和延缓身体衰老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对精力的构成因素进行适度韧化训练,从而增加精力储备。

精力管理模式是本书的一个创新,它构筑于精力管理4原则之上,这4原则是:

精力金字塔:从低到高分4层——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

钟摆式运动:周期性地消耗和恢复精力。

突破舒适区:让人感到不适的任何形式的压力都有可能增加其精力储备。

习惯成自然:工作和生活中任何一个高效率的部分都是习惯使然。

第一个原则:精力金字塔,即身体、情感、思想,精神四个层面的力量。


精力金字塔

第二个原则:钟摆式运动,即精力的储量会随着过度使用和不充分使用而下降,我们必须周期性地补充精力,来平衡精力消耗。

钟摆运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或者娱乐活动都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储备,当我们过着非常直线式的生活,支出的精力远远超过恢复的精力或者恢复的精力远远超过我们支出的精力,最终的结果都是:精神崩溃、精疲力竭、体能下降、失去热情、生病甚至过早地离开这个世界。因此,在生活中要保持精力旺盛,就必须学会如何按一定的周期消耗和补充精力。

第三个原则:突破舒适区,要增强承受力,我们必须让自己超越通常的限度,按照杰出运动员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培训。

压力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敌人。相反,适当的压力是我们成长的关键。为了增强肌肉的力量,我们必须系统地对它施加压力,消耗超出一般水平的能量。这样做实际上会导致肌肉纤维出现极小的撕裂。一次训练结束后,会累得什么都干不了。但是给肌肉24~48小时的恢复时间,它会变得更强壮并能更好地经受下一次训练。

这种训练不仅对身体有效,对于情感、思想、精神层面同样有效,用这种方法可以锻炼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肌肉”——从注意力分散,没有耐心到专注和有耐心,再到诚信、毅力、责任感等优秀品质,适用于身体的同样适用于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开始的时候是很不舒服的,很容易就会放弃,但是只要度过了这个阶段,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增强自己的承受力。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冉求说:“我并非不喜欢您的道理,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去践行)。”孔子说:“力量不够的话,是走到中途(力尽而不得已)停止,但你现在(没走就给自己)画了一条界限。”

第四个原则:习惯成自然,积极的仪式用于管理精力的非常具体的惯例,是全方位投入和持续的高效能的关键。

转变并非易事,我们是习惯型的生物,日常所做的大多数事儿都是习惯性的、无意识的。我们昨天做过的事也是我们今天可能做的事。你应该有过这种情况,为了改变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这种有意识的努力不能维持很久,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同我们大多数人的认识相反,意志和纪律的作用非常有限。如果每次你做什么事都不得不考虑它,你很可能不会坚持做很长时间,现状就像磁石一样抓住我们。当你养成了习惯之后,就会像吃饭走路一样,不需要考虑,自然而然就会做出那些行为。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精力,精力管理模式,以及精力管理的原理,明天我会和大家分享具体如何进行精力的管理。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熟读精思。欢迎大家关注,一起来谈论有关读书学习方面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一个访客流量到真正成为成单的客户,要经历很多个阶段,业务人员要和客户进行多次沟通。这些过程可以通过 PPMESS...
    丁贵金阅读 327评论 0 0
  • 与自己的关系:真正能接纳自己,认识到自己是足够好的。给自己自由,也给别人自由。信任生命,愿意顺流而下,让生命把我带...
    陈敬Chris阅读 667评论 8 51
  • 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难以自控,但是不要让自己陷在消极的情绪中不可自拔,消极有些时候伴随着自我否定,或是否定外界及...
    SuzieW阅读 24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