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易箦解读

      今天学习“曾子易箦”故事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曾子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 童仆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 (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如果)幸运地到了早晨, 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爱人以无原则迁就。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封建礼教的)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曾元)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把他送回席子,还没躺好就死了。

      今天学习礼治秩序,再次想起“曾子易箦”这个故事。这是守礼大过命的典型例子。也是古人主动服礼成习惯的典型例子。今天再次阅读注意到了,曾子要易箦,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提到这席子是季孙送的。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我们知道,孔子是反对季孙的,作为孔子弟子,他应该不只是护礼,还有一层意思,应该他对于季孙应该也不太支持,自然临终不能躺在季孙送的这样超规格的席子。视守礼法甚于生命的人,他没有做过大夫,无意中用了大夫专用的席子。假如他死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那就是“非礼”了,哪怕是处于弥留之际,也依然命令儿子给他更换席子,刚换完,他就无憾而终了。反对季孙推越规之过,自己自然要坚决捍卫自己所守的礼。执得可敬可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礼记》上记载了曾子临死前的一则小故事。故事简短,全文引述如下。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
    婺源王学雄阅读 1,073评论 0 1
  • - 01 - 《古文观止》是清人所编的文学读本。之所以起名为观止,是因为该书所选的均是从东周到明代让人叹为观止的佳...
    梧叶儿阅读 615评论 0 25
  • 曾子易箦 曾子病卧在床上,病情已经很重了。乐正子春坐在床下,儿子曾元,曾申坐在曾子的脚边,童仆坐在屋子的角落里,手...
    林香文阅读 232评论 0 0
  • 曾子易箦的故事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分析过其中曾子的精神,而我想就我的几个问题发表一下看法。 1.“席”...
    小雨__阅读 904评论 0 0
  • 一天,曾子卧病在床,病情危急,弟子乐子春坐在枕边,儿子曾元和曾申坐在脚下,书童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蜡烛。忽...
    木老头儿阅读 97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