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我文学的启蒙老师——《古文观止》第52篇《曾子易箦》

- 01 -

《古文观止》是清人所编的文学读本。之所以起名为观止,是因为该书所选的均是从东周到明代让人叹为观止的佳作,是历代古文的精品。很多精通古文的学者正是通过这本书敲开了古典文学的宝藏。犹太人有句格言:“学习即重复!”《塔木德》还说,“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他们认为: 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成大器。

- 02 -

而在中国,有一个人就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最后成为了文学大家,他就是享誉文坛的大师——巴金!巴金老先生谈他的写作之路时反复强调《古文观止》一书对他文学启蒙的正要性: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虽然当时也似懂非懂,可是我有两百多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写文章就比以前容易得多了.....。但我仍然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我后来的创作都跟这个“启蒙老师”很有关系。

- 03 -

而《古文观止》这本书,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阅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市面上的书很多的释义是在文后,对应看起来很费事。生字拼音加的也不多,看时还要查字典,特别是越前面的文章,年代较早,看起来就很吃力。笔者自己就有过好几次雄心万丈开始,又垂头丧气放弃的经历。所以今天借简书这样好的平台,整理古文观止全书的学习文本。自己学习也与简友们分享。敬请关注《古文观止学习专辑》

- 04 -

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第52篇《曾子易箦[zé]》(礼记)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曾子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

童子曰:“华而睆[huàn],大夫之箦[zé]与?”子春曰:“止!”

( 童仆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

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 (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

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如果)幸运地到了早晨, 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爱人以无原则迁就。)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封建礼教的)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曾元)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把他送回席子,还没躺好就死了。)

本文完结——

敬请关注《古文观止学习专辑》,让我们紧随巴金大师的步伐,由此开始文学创作之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