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共筑强国之基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而教育、科技、人才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教育优先发展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当今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我们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生态布局,强化基础研究支撑,推进交叉学科创新,培养战略科学家与卓越工程师。基础教育则要回归育人本真,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培养科学思维。只有教育之树常青,才能滋养科技之花绽放,托举人才之鹰翱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技浪潮汹涌的当下,掌握核心技术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的关键。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以坚定的定力深耕基础研究,以无畏的勇气突破 “卡脖子” 难题。要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鼓励科研人员潜心钻研、攻坚突破,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让科技引擎全力驱动 “中国号” 巨轮破浪前行。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是教育成果的结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新时代的人才观,既要重视高精尖缺的领军人才,也要关注扎根一线的实干人才;既要吸引海外人才,也要培育本土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需破除体制机制壁垒,统筹推进 “引育用留” 全链条发展,搭建人尽其才的舞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诚意和魄力吸引人才,让人才拥有归属感。当每个人的创造力充分涌流,发展的动力将更加强劲。

      青年人才,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青年人才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我们要为青年人才搭建广阔的舞台,提供丰富的科研实践载体,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青年人才的创新成果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助力他们勇攀科学高峰,产出优质科研成果。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人才支撑至关重要。高校要以教育对外开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开展境外办学,贡献中国智慧。同时,建设高水平智库,聚焦对外开放热点问题,形成特色专业科研团队,为决策提供高质量咨询报告。着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国际化专门人才,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是激发人才活力的关键。要构建科学的培养体系、公平的评价机制、广阔的实践平台。在科研领域,改变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在基层工作中,以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度评价干部。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广大专家人才以及青年人才主动肩负起时代重任。让我们以系统思维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让教育之光照亮创新之路,让科技之翼托举强国之梦,让人才之力汇聚复兴洪流,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