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札记四十五《列子臆说(上)》(第22-23讲)

22-23讲关键词:杨朱/人生价值/生死/名实/

一毛利天下的问题

>> 一毛利天下的问题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为公为私之辩

>> 因此杨朱说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就是这个道理,他并不是不肯拔一根汗毛,而是正视生命的意义。假定生命牺牲了,对社会天下国家有贡献,那另做考虑;但牺牲而没有贡献的话,就不要谈了。虽然一根汗毛是很小的东西,但是它的价值大小是一样,是相等的。

可怜的大舜

>> 杨朱曰:“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

一生忧苦的大禹

>> 此天人之忧苦者也。”


第二十三讲 列子臆说


>> 痛苦一生的周公

>> 此天人之危惧者也。”

>> 所以摄政这个名称,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来源就是周公。

>> 我们现在下的象棋,是周公发明的,当时的目的是教成王修心,那个时候要他打坐也坐不住,那就教他下棋吧!围棋是尧发明的,为了教他的儿子丹朱收心。

>> 我们的《礼记》一共是三部书。一是《礼记》,二是《周礼》,就是后代帝王政治的政府组织,等于中国三千年来最高的宪法;其实到我们现在的宪法,所谓大同思想,还是在这个《周礼》的范围里面。三是《仪礼》,建立社会人伦的制度。三部书合拢来叫《礼记》。


多灾多难的孔子

>> :此天民之遑遽者也。”

>> “伐树于宋”,他不是去砍树哦!是树立的敌人太多了,反对派太多,宋国的一个权臣桓魋带兵来讨伐他,结果没有把他杀掉,后来他就离开了宋国。

>> “见辱于阳虎”,鲁国有个政治上的浪人阳虎,日本的观念叫浪人,就是政治流氓,有权力,好像又有帮会。阳虎相貌跟孔子一样,所以后来孔子在陈蔡之间饿饭是冤枉的,因为别人把他认做了阳虎,要把他杀掉。


生前死后 名实不符

>> “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虽称之弗知;虽赏之不知,与株块无以异矣。”这是杨朱的结论。这一篇从杨朱第一句话开始,一直是批驳名利富贵,讲人的可怜,看不通,为了一个虚名。


浪漫的夏桀 放荡的纣王

>> 熙熙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逸荡者也。

>> 熙熙然以至于诛:此天民之放纵者也。”

>> 历史上不管中外,凡是被称暴君的人,都有相同之点,就是特别聪明,特别的个性,身体强壮,样样都会,样样都好。所以构成暴君的条件并不容易,因为他的聪明无人可比,他自然看不起人,自然脾气坏,


成大功者不成小

>> 俾斯麦    铁血宰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