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方法—领读:

为啥越汇定目标,可以从年度增长30%,到再多1个多亿?暨鲲鹏领读胡光书精益管理实战课1274期

从本节课开始,胡老师将教大家做方针管理,让一个老板去操作企业的这个大机器。


方针管理要解决四个问题:公司的中长期目标应该怎么定,定好的目标如何转化成行动,不同部门的目标如何拉通对齐,以及怎么确保方针执行不跑偏。


今天这节是第一讲,如何定中长期的目标,我分享几个触动比较大的点,第一个目标来自外部市场,来自市场需求,不必只关注内部,要打开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第二个,组织必须学习新知识,这个目标定出来,一定是需要你改善和创新,需要你倒逼自己去学习新知识、新能力。


第三个,企业变成上下同欲的美好状态,需要高层定策略、中层给计划、基层做执行。再简单来说,需要上级在给高目标的时候,给出配套策略。好的企业,要让高层有危机感,基层有安全感。


听完这节课,我发现我们的目标定的太保守了,我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也要再加速。

以下为金句:


01、方针管理,看公司战略怎么落地。主要讲四个话题,公司的中长期目标应该怎么定,定好的目标如何转化成行动,不同部门的目标如何拉通对齐,以及怎么确保方针执行不跑偏。


02、那究竟应该怎么定目标呢?在这件事儿上,我想跟老板和高管们讲三句话:第一句:目标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和未来。第二句:目标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挑战的。第三句:可以有高目标,但高层要出策略。


03、因为很多人想目标,就觉得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考虑。去年增长了30%,今年觉得机会已经用光了,就增长20%,或者踮踮脚25%。但其实,不管数字是多少,这思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04、因为只要看得稍微远一点,你就会认可,决定一家公司发展的条件,不是来自内部和过去,而是来自外部和未来。外部指的就是客户和市场。


05、我们说,公司的成败,当然离不开自己内部的条件,离不开过去积累下的基础,但是跟我们竞争的,不是我们过去,而是对手,是未来的市场变化。


06、制定目标的时候得考虑什么呢?就是你得考虑,未来5~10年我们要想活下去,必须要干到多大的规模,要有多少利润,要有什么样的能力和团队。


同时,客户和市场给我们什么样的机会?而竞争对手又采取了什么样的一种手段?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首先考虑清楚了外部的环境,再思考努力的方法,这样定出来的目标,才能让公司走得更远。


07、而制定目标是为了什么呢?一定是帮助组织成长的。所以,这个目标定出来,一定是需要你改善和创新,需要你倒逼自己去学习新知识、新能力。


08、我们讲方针管理,一定是要结果和过程并重的。这是精髓。怎么样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呢?就是老板跟核心高层一定得出策略,给下级指定大方向。


09、我经常会讲,好的企业,应该让高层有危机感,让基层有安全感。


所以,请记住,要想定高目标还让大家努力挑战,一定要高层出策略,中层出战术,基层安心踏实地做标准作业就可以。用越汇的例子来说,就是高层制定经营改善型销售策略,中层各大区经理制定2S持续改善的推行计划,基层按照学到的精益管理手法去客户那里辅导。

以下为正文:


你好,我是胡光书,欢迎来跟我学精益管理。


咱们课程前面的内容,都在讲提升效率的方法、持续改善的方法。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模块,方针管理,看公司战略怎么落地。有了方针管理的牵引,咱们前面讲的那些方法,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力。


咱们这个模块,主要讲四个话题,公司的中长期目标应该怎么定,定好的目标如何转化成行动,不同部门的目标如何拉通对齐,以及怎么确保方针执行不跑偏。


这一讲,我们先来看怎样设定目标。


如何定目标


做咨询这些年,我有个体验,不管公司规模大小,老板年轻年长、学历高低,老板每年都会对一个事儿特别头疼,就是他制定的年度目标,副手们都说太高了,不接受。


这类问题非常普遍,大家都没办法,所以又搞出了各种幺蛾子。我见到一个最极端的例子,一个老板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先把自己心里的那个真实目标扩大 10 倍压给下属。然后就等下属来讨价还价。


下属说,开玩笑,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老板说,那你觉得能完成多少?


下属说,最多两成吧。


老板说,太低了,五成怎么样?


下属说,撑死三成了。


好。成交。


我跟你讲得比较戏剧化,其实差不多真的是这么个情节。


有的老板,还会跟下属签军令状,做对赌。


但是,老板跟下属做对赌,输的是谁?永远是老板。


你看乱不乱?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可能会觉得,是老板的目标太高了吧。其实问题不在高不高,而是你定目标的思路对不对。


那究竟应该怎么定目标呢?


在这件事儿上,我想跟老板和高管们讲三句话:


第一句:目标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和未来。


第二句:目标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挑战的。


第三句:可以有高目标,但高层要出策略。


目标来自外部


为什么一听到高目标,很多高管们就一直摇头摆手?


因为很多人想目标,就觉得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考虑。去年增长了30%,今年觉得机会已经用光了,就增长20%,或者踮踮脚25%。但其实,不管数字是多少,这思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要看得稍微远一点,你就会认可,决定一家公司发展的条件,不是来自内部和过去,而是来自外部和未来。外部指的就是客户和市场。


我先给你讲讲越汇食品今年定年度目标的案例。


越汇财年开始的时间是每年4月,所以他们2、3月份就开始制定下一年度的目标,我也刚开始指导他们做方针书。刚开始他们做方针书,说下个年度要干4.3亿。我一看,上个年度干了3.2亿,增长了将近40%,下个年度目标增长才30%多,一看就是定目标的老套路。所以我就琢磨,怎么能把他们想法调过来,但又不能直说,怕他们心里抵触。


当时是这样的,我很早就指导越汇的销售部,让他们去辅导经销商做2S清扫整理,效果非常好。中途我还跟他们的销售总监说,为了确定一下咱们经销商2S活动的推进节奏,你们去做一个全国经销商地图,统计一下各种信息,包括经销商规模、跟越汇合作的增长情况、越汇在他们那儿的占比等等。越汇有大大小小一两百个客户,客户的门店加起来有800多家,这活儿干起来不轻松,所以他们拖拖拉拉不愿意做。不过,经不住我三番五次催促、诱惑,他们终于把事儿办成了。


我3月份去越汇指导的时候,就看见他们在一个能坐七八十人的会议室贴了一圈地图。按照我的要求,做出的地图,全国一大半省份儿的经销商情况全在上面了。这个图做出来,他们高兴得不得了,跟我说,胡老师,这个图我们做太晚了。


为啥呢?他们按照我说的统计下来,发现越汇产品在经销商那儿的销售占比平均不到1%,而多数大客户对越汇的产品需求很大,客户们纷纷表示来年拿货量翻番没问题。这是什么概念呢?保守估计,下一年,销售额拿下5~6亿是没问题的。你看,市场需求在这儿摆着,比他们自己定的目标还多了1个多亿。


刚开始他们觉得,自己就这么点人手,再怎么努力,能增长百分之三四十的时候,不就得累个人仰马翻了吗?现在呢,通过反复的客户沟通跟信息梳理,他们信心就上来了,把下个年度的目标定在了5.3亿。这就是目标来自外部。


我们说,公司的成败,当然离不开自己内部的条件,离不开过去积累下的基础,但是跟我们竞争的,不是我们过去,而是对手,是未来的市场变化。


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每年都在增长,是不是就代表这家公司超级优秀?不一定,如果大家都在增长,而你的增幅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的话,就不能说是优秀的。不是没有被对手吃掉的可能。


所以,制定目标的时候得考虑什么呢?就是你得考虑,未来5~10年我们要想活下去,必须要干到多大的规模,要有多少利润,要有什么样的能力和团队。同时,客户和市场给我们什么样的机会?而竞争对手又采取了什么样的一种手段?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首先考虑清楚了外部的环境,再思考努力的方法,这样定出来的目标,才能让公司走得更远。


目标用来挑战


好,我们根据外部和未来定出了一个很高的目标。紧接着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大家说,虽然目标是应该这么定,但是人手和资源在这儿摆着呢,不可能干得出来啊。这可怎么办?


别往后退,想想我们说的第二句话,目标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挑战的。


手拿把攥能实现的,都不叫目标。因为就算你不制定这个目标,用你现在的能力,就能实现。不怎么需要努力。而制定目标是为了什么呢?一定是帮助组织成长的。所以,这个目标定出来,一定是需要你改善和创新,需要你倒逼自己去学习新知识、新能力。


怎么改善和创新呢?这就是,我给你的第三句话,可以有高目标,但高层要出策略。


讲到这,我就又得来打破一个常见的目标管理的误区。


很多老板讲目标管理,其实是结果管理,要的只是最终的那个数。坦率来讲,这也不能叫管理。就像我们开头的案例,为什么好好的目标沟通,变成了上下级之间的讨价还价?因为总是在销售额和利润的具体结果数字上转圈。老板说我不管你们怎么干,就看结果,到年底你给我兑现就行。这就麻烦了。


把公司管理弄糟的,往往不是老板制定了太高的目标,而是不断往下级压目标,但根本不管下级怎么达成。这种纯粹的结果管理,就是成王败寇,会搞得内部危机重重,对员工和公司都是不利的。还不如你把目标定低一点,免得出现弄虚作假、质量问题等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


我们讲方针管理,一定是要结果和过程并重的。这是精髓。


怎么样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呢?就是老板跟核心高层一定得出策略,给下级指定大方向。


还是接着前面越汇的案例来讲。


你看,前面越汇之所以敢提高目标,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客户愿意多卖他们的货,那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高层提出了一个新的销售策略,叫作经营改善型销售,什么意思?


在他们这个火锅烧烤食材行业,通常的销售是什么样?一般是到客户那儿拜访,请人家吃饭喝酒,喝酒喝痛快了,然后图穷匕见,王总啊,看能不能帮我们推推新品。那客户就一脸为难,你的新品能好卖吗?砸我手里头怎么办?


而越汇高层提出的经营改善型销售,是通过帮客户去赚钱,来实现自己的销售。具体怎么做呢,办法很多,比如咱们前面讲到的,越汇的销售到客户那里去,教客户做2S活动,指导客户降库存,加速周转等等。客户因为跟越汇合作,多赚钱,开心赚钱,他们自然就愿意多卖卖越汇的货,越汇的挑战性目标,也就可以达成了。


越汇孙总监跟我说,自从实行这个销售策略以来,以前有些不太热络的客户,现在特别热情周到,还主动问你有没有啥新品给他推,我们就觉得自己特别有尊严,有面儿!


我经常会讲,好的企业,应该让高层有危机感,让基层有安全感。但可惜的是,很多企业做的恰恰相反。所以,请记住,要想定高目标还让大家努力挑战,一定要高层出策略,中层出战术,基层安心踏实地做标准作业就可以。用越汇的例子来说,就是高层制定经营改善型销售策略,中层各大区经理制定2S持续改善的推行计划,基层按照学到的精益管理手法去客户那里辅导。


这个关系摆对了,组织的状态才能对,才能健康。


结语


好,这一讲方针管理,我们就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企业制定目标,一定要把住三大原则:第一,目标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和未来。第二,目标不是用来实现的的,而是用来挑战的。第三,可以有高目标,但高层要出策略。


做到了这三点,老板就可以跟大家分析这个目标制定的过程,给原因,给期待,给路径,掏心掏肺地讲清楚,才能让所有人有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感觉。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讲的,“上下同欲者胜”。


下一讲,我们就来看高层出策略之后,如何转化成行动课题。


我是胡光书,我们下一讲见。


本文领读:

王鲲鹏

华与华方法粉丝圈发起人

鲲鹏咨询创始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