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线调研,一定要拍这种视频暨鲲鹏领读胡光书精益管理实战课之自働化1273期
开始之前先讲自动化的定义和理念,自动化原本是说让设备具有人的自主性,当出现次品,发现异常,或者加工完毕的时候,设备能自动停机。
经过发展,自働化的理念,不光是生产部门用得上,设计、营销、财务、行政人事等职能部门也都用得上。每个人,每个岗位,都保证自己不生产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那么整体的工作质量就会大大提升。
这中间使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业观察法,就是让将人机料法全面显形,华与华空间事业部总经理王川在给我们上课时,分享了他的作业方式,通过视频记录店员动作,并给出优化方案,画出来意大利面条图,简化店员动作。
我在一线调研时,也会拍摄下来店员做一杯咖啡的完整过程,拍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之前凭感觉记录的改善点还不够完备,还有更多的改善空间。
比如同样是完成一杯相同的配餐,动线优秀的员工需要1分35秒,不太好的需要2分30秒,不用视频录下来,真的想象不到差异会这么大。
在本文中,提到了华板的金句,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
不返工的前提是捋顺了作业的流程和工序,每个环节都不产生不良品。
在日常工作时,我们要时时的秉承一个原则,完成自工序完结,不给别人添麻烦。
以下为金句:
01、自働化的基本含义是让设备具有人的自主性,当出现次品,发现异常,或者加工完毕的时候,设备能自动停机。
02、这个理念,进一步发展就演变为生产线上每一个工序都能做到不生产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保证品质。还有,只要员工发现自己的工序有异常,就让生产线停下来,立即解决问题,不把问题传给下一道工序。
03、QA网络又是指什么呢?就是把所有工序的QA矩阵连接成一张网,从而实现一个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没有不良品。建立QA网络有一个要求,就是要跟生产顺序反着来,先从距离用户最近的后端工序开始。
04、我们当然知道不存在完美,但我们只有确立“零不良”这个目标,才能不断逼近这个目标。这才是质量管理的思路。
05、我们当时这个课题小组,立志要像经络铜人一样,看到一个问题,就能定位到具体的穴位上。然后针对相应的“穴位”做改善,一个一个解决不良品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建立QA网络的过程。
06、什么是作业观测法?简单来说,就是对这一环节的作业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的记录,让人、机、料、法4M全面显形,再逐个进行拆解,从中找到错误点。
07、自働化的理念,不光是生产部门用得上,设计、营销、财务、行政人事等职能部门也都用得上。每个人,每个岗位,都保证自己不生产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那么整体的工作质量就会大大提升。
08、华与华董事长华杉常说,“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他说出了质量管理的精髓。
以下为正文:
你好,我是胡光书,欢迎跟我学习精益管理。
前面两讲,我们讲了准时化和均衡化,解决了生产效率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说了,没有质量的效率,不叫效率。怎么能够提高良品率,避免质量问题拖累了生产效率呢?这一讲,我们就来看一看。
质量管理问题,一般企业的做法,是安排质检部门在生产结束后抽样质检。可问题是,等到质检出来有问题,可能已经生产了一大批不良品,损失已经造成了。
那怎么在生产过程中,就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质量呢?
这就要讲到我们今天要讲到的方法,自働化。
从自働化到QA网络
我们在第3讲提到过,精益管理说的自働化,不是我们通常说的机器自动化,比如汽车的自动驾驶。
自働化的“働”,是劳动的“动”的繁体字,旁边再加一个单人旁。这个字,其实是一个日文汉字,汉语中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很多地方,为了中文看起来方便,会写成劳动的那个动。但我建议咱们保留日语的写法,更符合原意一些。为什么必须要加个这个单人旁呢?
因为这是精益管理的专有词汇,也是丰田生产方式两大支柱之一(另一个支柱是准时化),基本含义是让设备具有人的自主性,当出现次品,发现异常,或者加工完毕的时候,设备能自动停机。
这个理念,进一步发展就演变为生产线上每一个工序都能做到不生产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保证品质。还有,只要员工发现自己的工序有异常,就让生产线停下来,立即解决问题,不把问题传给下一道工序。
我知道,听到这里你一定有疑惑,有问题随时暂停生产线,固然能提高产品质量,但是频繁暂停生产线,那岂不是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吗?
确实可能会。但你不用担心,经过各种各样的改良,自働化现在已经发展成了QA矩阵和QA网络,QA是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的首字母大写。
QA矩阵具体指什么呢?其实是要做到两点:
首先,你得要知道每个工序,生产良品都有哪些条件,导致不良品又都有哪些因素。人、机、料、法即4M条件都要明确出来,从而做到每个工序不生产不良品。
其次,万一因为某些客观条件,还是生产出了不良品,这个工序也一定能够及时检查,保证不良品不流出到下一个工序。
这两条都确立了,就实现了在工序内保证质量。在丰田,自働化还有一个同义词,叫作“自工序完结”,这个词可以帮你更准确地理解“自働化”的含义。
那QA网络又是指什么呢?就是把所有工序的QA矩阵连接成一张网,从而实现一个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没有不良品。建立QA网络有一个要求,就是要跟生产顺序反着来,先从距离用户最近的后端工序开始。比如,在汽车生产企业里,就是先建立总装车间的QA网络,再向上延伸到喷漆车间、焊接车间、冲压车间等等,一直可以向外延伸到供应商。这样,就能各部门共同保证不生产不良品。
华兴玻璃不良品改善实践
那怎么实现呢?
具体操作方法,咱们就着一个案例来讲,就是华兴玻璃解决不良问题的故事。
华兴玻璃一直对产品质量非常重视,但有些质量问题,只能检查出来,但不知道怎么解决。比如有的玻璃瓶会有黑点,有的会有黄斑,还有的玻璃瓶里会有拉丝等等。这些玻璃瓶,都是不良品。但像这些问题,统计的时候发现时有时无,而且涉及前面的很多环节,不知道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说到这,我猜很多同学也会觉得有共鸣。很多企业会觉得,生产过程中,偶然因素太多了,温度不对或者工人操作不对,任何一个偶然因素,都可能导致不良品的出现。所以,经常会有同学跟我说,不存在完美的生产环境,存在不良品是正常的。但这里我要告诉你,在精益管理里,我们的目标,就是“零不良”。我们当然知道不存在完美,但我们只有确立“零不良”这个目标,才能不断逼近这个目标。这才是质量管理的思路。
在华兴这个案例里也是,面对当时的质量问题,最开始,华兴也觉得是正常的。但我们坚定地告诉他们,肯定有改善空间。
于是,我们当时就成立了一个“经络铜人”课题小组。什么是经络铜人?
这是宋代用来做针灸教学的模型。真人大小的铜人,有354个穴位。每一个穴位跟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疾病有关系。我们是借用这个名称和意象。
我们当时这个课题小组,立志要像经络铜人一样,看到一个问题,就能定位到具体的穴位上。然后针对相应的“穴位”做改善,一个一个解决不良品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建立QA网络的过程。
所以我们首先要能定位问题,看看哪些因素会导致出现不良品。
当时,我先让这个课题小组,先花了3个月的时间做统计,建立了一个问题档案,总共定义出了179种会造成不良品的情况。
接下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根据分类,课题小组再来分析,可能是哪个环节,4M因素中的什么因素造成的,是员工的操作不当造成的?是设备造成的?还是说,材料有问题?作业方法本身有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作业观测法。
什么是作业观测法?简单来说,就是对这一环节的作业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的记录,让人、机、料、法4M全面显形,再逐个进行拆解,从中找到错误点。这个过程很辛苦,但非常有必要。现在我们录视频很方便,你就可以用视频记录,然后逐秒来做要素拆解,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经过详细的作业观测,把握了4M的现状,华兴玻璃终于定位到了具体的问题。比如,所谓的黑色斑点,是因为在熔化碎玻璃之前,碎玻璃没有清洗干净,带进来了铁屑杂质。而黄斑是脱模剂的残留。所谓脱模剂,是为了保证玻璃瓶可以和模具分离打的一层润滑物。
定位了不良品产生的原因之后,接下来就是我们很熟悉的流程,通过咱们前面讲过的方法QC story,对这些问题一个个进行改善就可以了。
反馈检测
好,QA网络建立起来之后,就能从源头上解决大部分的不良品问题了。如果我们还要进一步防止不良品出现,可以补充建立一个瞬时反馈机制。
具体怎么反馈呢?
拿华兴玻璃来说,他们原本的质检方式是在后端质检,设备自动挑不良品,不管什么原因就把这些不良品挑出来,然后扔掉。
后来华兴玻璃就建立了一个质量问题的反馈机制,并且不断升级。
比如说,在第一次改善之后他们就做到了,后端发现不良品之后,会每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将信息传输到前端,在前端不断改善,创造出一个尽可能完美的良品条件,以此来提高良品率。
后来,他们又继续完善,在后端和前端加一个电话,哪里有问题就及时拨电话反馈。再到后面,系统又升级,就变成信号灯的提醒方式。不同颜色的灯,代表不同的问题类型。哪里出现问题了,前端会立马接收到信息,马上调整。
经过了4年多的时间,华兴玻璃179种不良品情况,降到了80多种,不良率也从15%下降到7%,降了大约一半。
其实,自働化的理念,不光是生产部门用得上,设计、营销、财务、行政人事等职能部门也都用得上。每个人,每个岗位,都保证自己不生产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那么整体的工作质量就会大大提升。
拿华与华来说,华与华作为创意公司,他们的工作质量本来是最难衡量的。但是,在学习了自働化的理念之后,他们也尽力尝试改善,将创意工作,拆解成不同的工序,明确每个工序的良品标准。
这么一来,员工写个文案、做个设计、提个方案,就能自己判断,是好产品还是不良品。要是不良品,就得立即解决,不流到下一个工作流程,避免给他人添麻烦。这也就避免了返工的浪费,保证了客户服务的品质。
华与华董事长华杉常说,“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他说出了质量管理的精髓。
这里我们其实可以说一下,自働化和准时化的关系。很多了解精益管理的人都知道,自働化和准时化是精益管理的两大支柱,其实它们不是并列的,实质上是没有品质就没有效率,品质是效率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们说,自働化是准时化的内建条件。
总结
好,这一讲我们就讲完了。我们主要讲了如何提高良品率,关键方法是自働化,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可以分成这么两个步骤:
第一,每个工序,都建立起明确的生产和检查的4M良品条件,保证不生产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第二,万一某个工序出现不良品,也要通过检查作业,防止次品流出。
好,到这里,生产提效这个模块我就讲完了。下一个模块,我们来讲方针管理,方针管理是我们整个精益管理活动的指引,为的是保证企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业绩提升的同时,团队的能力也能不断提升。
我是胡光书,我们下一讲见。
本文领读:
王鲲鹏
华与华方法粉丝圈发起人
鲲鹏咨询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