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臻10.24
今天听了六节数学课,这六节授课的老师整体呈现出“基础扎实、梯度清晰、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
从这六节课的内容覆盖来看,课程兼顾“概念认知”与“问题解决”两大核心模块。李真真老师的《认识平均分》、王妨妨老师的《认识立体图形》及周雪艳老师的《分米毫米的认识》,聚焦低年级数学“数与形”的基础认知,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具体事物(如分物品、摸立体图形、量实物长度),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初始联结,是构建数学思维的“基石课”;张博老师的《比的认识》、王梦丹老师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及油纪坤老师的《植树问题》,则侧重中高年级“数学工具运用”与“逻辑分析”能力,从“用‘比’描述关系”,到“用公式解决购物问题”,再到“用策略突破复杂应用题”,难度逐步递进,有效衔接了“学数学”与“用数学”的需求。
整体而言,六节课既扎根数学学科本质,又紧密关联生活场景,既能帮低年级学生夯实认知基础,也能引导中高年级学生提升应用能力,今天收获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