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4教学反思

本周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测量肺活量》一课的备课准备上。在反复的备课,磨课过程中暴露了很多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第一:上课时语言过于碎,导致课堂语言效率低。重点被混杂在了各种无关紧要的评价,解释,重复上了,难以突出,清晰的环节流程框架也被冲淡,导致一节课下来学生比较懵,注意力也比较发散不够集中。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加严格的规范自己的语言,让课堂语言简洁干净,指令明确要点突出。第二:课件制作能力还需提升,课件上的排版不够美观清晰,文字字号不够大,内容呈现略显混乱。需要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广泛学习,多试错多操练,把PPT制作培养成一个基本素养。第三:步子迈太大了,刚入职对很多事情理解比较理想化,没能有效关注到细节和教育目的育教学目标,过度的思考创新和教具改进,错误理解了“照本宣科”而疏远了教参的教学建议,老想给孩子们搞点课外知识,书本上没有的例子。第四:课堂上生成性的内容还把握不住,容易被学生的发散思维带偏,收不回来,有时又会过度的引导和深入补充拓展,把难度和关注点引出了教学基本内容和素养目标。第五:教学过程如同放羊,缺少小组合作的活动设置,缺少小组配合分工的引导。第六:因为不太会把握学情,不熟悉学生思维链路和认知水平,导致问题链设置上还不太会操作。提的问题过于偏向激发发散思维,难以控制拉回局面。以上种种问题都暴露出了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认知和实践存在巨大的鸿沟,需要不断听取意见、广泛学习、坚持反思、积累灵感和发现,多听课、多踏实练习教学基本功。

本周三年级学习了观测风,小风旗材质较硬,实验效果有点不那么明显,但是风向标教具又太过于像玩具,会分散学生关注点,所以可以先让孩子们体验小风旗,教师再演示风向标。三年级这一学期刚好数学上学习了方位,本科也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知识实践性巩固。

观测风时可以设置让学生挑选道具,实现在风扇下让风看得见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要借助物品来观测风,物品需要有轻薄位置较为固定等特性,引出可以用小风旗做观测道具的思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