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117,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周襄王二十四年的冬天,晋文公患了疾病,召见赵衰、先轸、狐射姑、阳处父等大臣,让他们作为顾命大臣辅佐世子驩即位,继承霸主大业。因担心另外几个儿子对晋国有所企图,预先派公子雍到秦国做官,公子乐在陈国供职,又让小儿子公子黑臀在周国做官,以亲近周王室。公子雍和公子乐分别是杜祁、辰嬴所生。
不久,晋文公去世,在位八年,享年六十八岁。世子驩主持丧礼,登上国君之位,被称为晋襄公。
襄公护送文公灵柩前往曲沃安葬,才出了绛城,棺木中忽然发出巨大的声响,如牛叫一般,棺木顿时变得无比沉重,令车马不能移动。大臣们个个都很惊恐。太卜郭偃为此占卦,呈上爻辞为:
有鼠西来,越我垣墙。我有巨梃,一击三伤。
郭偃解释说:“数日之内,必有军队从西方而来。我军对其进行袭击,便能大获全胜。这是先君的英灵告诉我的。”群臣都下拜行礼,棺木中的声音顿时消失了,重量也恢复了正常,于是车马继续前行。
先轸想了想,说道:“西方,这是秦国。”马上派人秘密奔赴秦国探听消息。
探子回来报告,晋国得知了以下情况。
原来,秦军将领杞子、逢孙、杨孙三人率兵在郑国戍守,掌管着北门的钥匙,趁郑国新君即位,晋国操办丧事之机,打算请秦穆公出兵,里应外合,袭击郑国。
秦穆公便和蹇叔、百里奚商议。两位大臣劝阻说,秦国离开郑国千里之遥,无法得到郑国的土地,只能俘获一些战利品,劳师征战,千里跋涉,难以掩人耳目,如果郑国提前获悉了秦国的企图,那么秦国不仅劳而无功,而且丧失了仁德和信义。但穆公根本不听他们的话,坚持偷袭郑国,与杞子约定二月上旬到郑国北门,又任命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出动了精兵三千多人,战车三百辆。
秦军出发这天,蹇叔和百里奚边哭边来送行,说:“哀痛啊!我只看见你出兵,看不见你回来啊!”穆公听到了,十分恼怒,派人责怪他们扰乱军心。
蹇叔、百里奚齐声说:“我们怎么敢哭主公的军队?我们只是哭自己的儿子!”
这天,晋襄公正在曲沃灵堂守丧,听到探子报告说:“秦国孟明视将军,统兵东去,不知去哪里?”襄公大吃一惊,立刻派人召集群臣商议。
中军元帅先轸预先已经打听明白,掌握了秦君袭击郑国的计划,便来见襄公说:“秦君不听蹇叔、百里奚的劝阻,千里迢迢前去袭击郑国。这就是占卜的郭偃所说的‘有鼠西来,越我垣墙’。要赶快攻击秦军,机不可失!”
栾枝进言道:“秦国对先君有大恩。还没有报答恩德,就去攻打秦国的军队,那让先君怎么对得起秦国呢?”
先轸说:“攻打秦军,正是为了继承先君的遗志。先君去世,同盟的诸侯国络绎不绝前来吊唁慰问,秦国对我们的丧事不加以哀痛怜悯,派兵穿越我们的边境,攻打与我们同为姬姓的郑国,实在是太无礼了!先君也必定含恨于九泉,又有什么恩德值得报答呢?况且,两国有约,一旦发生战争,彼此一同出兵。包围郑国的战斗,秦国背弃晋国擅自离去,秦国与我们的交情,也可以知道了。对方没有信义,我们难道还要在意于报恩吗?”
栾枝又说:“秦国并没有侵犯我们的边境,攻打他们是不是太过分了?”
先轸说:“秦国扶立我们先君当晋国的国君,并不是喜爱晋国,而是为了辅助自己。先君统领诸侯,秦国虽表面顺从,但内心其实是嫉恨的。现在趁晋国有丧事而起兵,明显是欺负我们不能在此时庇护郑国。我们不出兵是不行了!他们袭击郑国后不会罢休,势必还将袭击晋国。俗话说:‘一日纵敌,数世遭殃。’如果不攻打秦军,我们凭什么自保?”
赵衰说:“虽然我们可以攻打秦军,但主公尚在丧事之中,贸然起兵,恐怕不合丧礼。”
先轸说:“丧礼要求儿子主持丧事时,用草席做席子,土块做枕头,以此来对父母尽孝。剪除强敌以安定国家,尽的孝是不是更大呢?诸位如果不同意,我请求单独前往!”
胥臣等人都赞成先轸的想法。先轸便请求襄公穿上墨染的丧服出兵作战。
襄公问:“元帅预料秦兵什么时候返回?走哪一条路?”
先轸屈指一算,说道:“我推测秦兵一定无法攻克郑国。远道行军,缺乏应援,势必不能长久,预计往返时间总共四个多月,初夏的时候必然经过渑池。渑池是秦晋交界,西面有两座崤山。从东崤山到西崤山,距离三十五里,这是秦国返回的必经之路。这个地方,树木丛生,山石崚嶒,有好几处狭窄到车辆无法行进,四匹马必须解散才能通过。如果在此埋伏士兵,出其不意,就能把秦国将士一网打尽。”
襄公说:“全凭元帅调度。”
先轸派自己的儿子先且居和屠击带领五千士兵,埋伏在崤山的左面;又派胥臣的儿子胥婴和狐鞫居带领五千士兵,埋伏在崤山的右边。等候秦兵到来,实施左右夹攻。派狐偃的儿子狐射姑与韩子舆,带领五千士兵,埋伏在西崤山,预先砍伐树木,堵塞秦军回去的路。派梁繇靡的儿子梁弘和莱驹,带领五千士兵,埋伏在东崤山,等秦兵全部通过后,从后方追击。先轸和赵衰、栾枝、胥臣、阳处父、先蔑等一班老将,跟随晋襄公,在离崤山二十里的地方驻扎营寨,分别带领队伍,准备各处接应。
再说秦军,出师攻打郑国这天,白乙丙见父亲蹇叔哀伤痛哭,便打算推辞不去。蹇叔说:“我们父子在秦国领受高官厚禄,你为秦国而死是分内之事。”便暗中交给他一个信简,密封得很牢固,嘱咐他按信简中交代的话行事。白乙丙领命出发,心里既惶恐,又疑惑,还有一丝凄楚。只有孟明视自恃勇武,认为此行必能成功,所以毫不在意。
大军启程之后,蹇叔称病不朝,请求辞官。百里奚到他家中探望,蹇叔便说:“秦军这次去郑国一定会遭到失败。你可以暗中告诉公孙枝,让他在黄河边准备船只,万一秦军得以幸免逃脱,便接应他们往西面回国。切记,切记!”
孟明视见白乙丙领了蹇叔的密简,怀疑里面有攻破郑国的奇计,这天深夜安营扎寨结束,便特地过来索要查看。
白乙丙打开一看,里面只有几行字:“这次出兵,郑国不足为虑,需要防备的是晋国。崤山地势险要,你应当小心谨慎。我会在崤山收取你的骸骨!”
孟明视捂住眼睛急忙离开,连声说:“呸呸呸!真是晦气!”白乙丙也觉得未必如此。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名大将从冬十二月二十三日出兵,到第二年春正月,抵达周国,穿北门而过。王子虎和王孙满前去视察秦军。王子虎对秦军的骁勇矫健赞不绝口。王孙满却不以为然,认为秦兵轻率无礼、缺少谋略,必遭兵败之辱。
此时,郑国有一个名叫弦高的贩牛商人,颇有爱国之心,偶然得知秦军马上要攻打郑国,便一面派人连夜向郑国报信,让他们赶快做好准备,一面假冒郑国使者求见秦军,将自己贩卖的肥牛作为犒军礼物送给了秦军。
见此情形,孟明视以为偷袭郑国的意图已被对方识破,只好悻悻然放弃。回国途中,秦军唯恐劳而无功,见到秦穆公不好交代,便顺便灭了滑国。
本故事基于冯梦龙编,黄钧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东周列国志》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东周列国志》编著过程中参考《左传》《国语》《史记》等二十多种典籍,是较严肃的历史通俗演义。欢迎历史文献爱好者、研究者踊跃留言,进行评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