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H劳伦斯的《无人爱我》

他深批现代文明对婚姻,对男女情感的摧残,孩子成了婚姻的维系的那一根微弱的绳索,摇摇欲坠的拴着前后的两个人,绳索已经弯曲,显然他们已经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年轻人似乎在没有任何“宇宙意识”或“人类之爱”的情况下也能活得好好的。总的来说,他们已经从情感状态中脱去了普遍化的理性外壳,脱去了对宇宙和人类的那份脉脉温情。但在我看来,他们把壳里的花也抛弃了。”

放眼望去周边很多人,他们的人生中有许多个支点,但在这支点中缺唯独没有情感,关于男女的情感,情感似乎成为了某种禁忌,是需要用大量时间与金钱浇灌出的花朵。

人们可能会对遥远的人的近况忧心不已,但唯独对身边的人的喜怒悲欢没什么感觉似的,人性变得冷漠,关乎的只有自己的感知,“他们就像许多色彩鲜艳的玻璃碎片,被摇晃时,只能感觉到他们撞到的东西”。

“扼杀任何感情的方法就是坚持它,唠叨它,夸大它。”

我们讲爱情至于神圣的崇高的不可践踏的地步,以至于都觉得普通人难以拥有情感、爱情,

以至于把情感当成是一场交易,一场价值的互换,无感情的性后会让人空虚。

同样人也无法强迫自己对某人产生情感,这当然不是说是真的个人无法产生对他人的情感。有些人甚至是伪装情感,伪装感受,可到最后我又能有什么好处呢?劳伦斯说“唯一要做的就是去拥抱你真正体会到的感情,而不是去编造。”不要去编造追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去感受真正所能体会到的,许多的答案往往在于我们个人的感受中,虽然跟着感觉走脚步总是轻快的,但得到的反馈感觉却不一定真实也不一定可靠。

年轻人不同情,也不想同情。人们的冷漠在生活中,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甚至与自我的关系中,他们是利己主义者,而且毫不掩饰。

“摒弃虚假的同情和虚伪的情感,并不意味着所有同情和所有深刻情感的消亡,而年轻人则看似如此。年轻人的确在故意玩弄同情和情感。”

情感成了一种工具化,由爱欲转变成了情欲。讲情感模式化,利益化,向最大利已方向去转变,于是那些踏入婚姻的人,无不被称之为勇士。情感成了调戏他人愉悦自我的情趣内衣,并乐此不疲。

看似独立自主,有许多个支点支撑起的人生实则许多人失去了宝贵的人类情感,真正的男女之爱。但这种情况并不是许多人被某些不知名的理论所蒙骗,大部分的人还在清醒着,他们也深知这种问题也同样有着对真正情感的,需求与向往,但温暖的白天和寂静的夜晚都不足以让她们空虚的心得到一个美妙的着落点,唯有寄托在旅行,诗和远方上。

“事实上,年轻人越来越害怕自己心中的空虚,随着岁月的流逝,主流价值观下的自我的生活看起来也似乎成为一种背叛,对现实的背叛,对亲人的背叛,对自我的背叛。”

近来有许多女权主义的兴起,消亡一部分是她们自我的想出人头地,占领风潮的顶端,然后有没落,女人是不喜欢空虚感的,一切的来自生活,情感的空虚她们都不喜欢。她本能的觉得一切的都该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生活与自我,以至于在男人的眼中女人也该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除了核心价值还有附加价值。

劳伦斯对男女自我与情感的差别认知是非常深刻的。

女人无法接受虚空与无意义,男人则可能在此得到真正的快乐。所以女人没有情感则活不下去,而男人则能接受没有感情之后的一切。“除了我自己,我对世界上任何人或任何事都毫不在乎。”男人有自己的成功后坐在自我创造的象牙塔中翘首以盼,他的狡猾,自私,深知一毛不拔都是对自我的保护与铠甲。这就是一个男人接受自己内心真正的利己主义和空虚的状态。

许多女性可能会怀疑男人心里是否真的空荡荡,是的,他们不爱也不恨,只是偶尔会佯装着自己还有情感这样脆弱的东西。许多看似事业有成的男性心理的荒芜是女人所不能理解的,所以在外表强大,有着较高社会地位的男人的高塔上,源源不断地踏上这座高塔,却不知道那只是一种幻影,平静表象下的绝非是力量,而是虚空。只是利己主义者自我的堡垒,与她人无关。

而女人想要自由。结果就是空虚,一种让最坚强的心都害怕的空虚。然后女人转向女人寻求爱。但这不会持续太久,也不能持续太久。而空虚却一直存在。那么女人究竟怎样才能不空虚呢?这似乎是一个解决不了的古老谜语。

于是劳伦斯说“人类的爱消失了,只留下巨大的鸿沟。宇宙意识已经在巨大的虚空中溃散。自我主义者坐在自己空虚的胜利中偷偷地笑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