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H劳伦斯的《给她一个榜样》

一个女人的怡然自得,是因为她找到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但她的歇斯底里则是对男性心里定位中女性角色的迷茫,她不知从何扮演。如何扮演。开篇就讲出了,女人对自我的定位,即男性的附属品,为此不得不去适应自己去贴近男人心目中的样子,那到底是如何样子——即给她一个榜样。

还是回到男人主题,劳伦斯说男性对女性讲究的是类型,而非个体。即理想中女性的形象。“那些十分贪婪的罗马贵族就创造了一种主妇理论,或者理想的主妇形象,与其强烈的物欲恰好契合。”文学中也有众多女性角色,让人印象深刻,尼禄,构想出了一种关于女性“放荡”的理论,于是女性被认为是人人唾手可得的。但丁则带来了纯洁不染的贝亚特里切,狄更斯虚构了娃娃妻的角色,但我们男性并不善于创新,只是给女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风格路线:即加些男孩子气,因为年轻男性十分害怕真正的女性,女性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群体,让女性有些男孩子气吧,这样更加安全。

可见劳伦斯多么了解男性啊。男医生,能干的女护士的家庭婚姻搭配也是常见的模式,即在男性眼中,勤劳有才的女护士形象是他创造出的聪明能干的理想女性,而商人设想出精明强干的女秘书形象。才华横溢的男性创造出聪明能干的理想女性。

男人不单愿意创造且愿意亲手培养,这对他们来说好比带一个差学生学习,看着他一步步的成长,这本身也是征服欲,占有欲望的一种体现,

当然女性身上多一些男性的荣誉感,众多男性希望的繁杂的男性需要的品质。当然男性还有一种永恒的、秘密的理想型——妓女。偷摸的非光明正大的得到,对男人而言是极大的刺激,她终于只成为了他的欲望客体,为了满足他自恋主体的满足感。

女人很容易对男性的这种理想类型的创造与划分迷茫,他要的很多她都有,但她还是像无头苍蝇一样,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给她一个榜样。如果她没有在年轻的时候找到自我的类型定位,那么她绝会一直受男人的形象,因为她还没选好一个榜样。

但真正的问题是这个榜样,不是成为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而不是男性的欲望客体,性功能和生育功能的施行者,也不是机器,单纯的某个器官(乳房、子宫)或肢体(腿),他可以把女性看作是很多满足他的自恋人格的附属物,“他唯独不能把女性当作人来看——一个真正具有女性身份的人。”那么女性在男性那里永远不存在独立的人格与思想。

但倘若“女性一旦真正实现了男性心中的构想,男性就会因此厌恶她。”这是最糟糕的。这会让女性彻底陷入疯狂中,究竟不能在成为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然而对于原来的自己也是回不去了。男性有时真的会很胆小,会怯于面对自我欲望客体投射出的真实的女性,他们以为这种幻想只存在于头脑中,像最后一发前,那一哆嗦前他心中所想的事一样,一旦说出来,下次就不能继续用了。

婚姻与爱情,在男性看来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婚姻让男性失去构想,倘若他与理想类型女性结婚,那么这个女性类型便会成为他厌恶的类型。“他心烦意乱,不管那可怜的女性试图追随哪个榜样,他都会想要另一种。这就是现代婚姻的现状。”也许你会说男人多么愚蠢啊,但许多人很早就明白了,永远都会有下一个白月光,得到即不会被珍惜。

女性受男性的理想类型所左右,所以他们不断的尝试不同的类型,这让她们自己搞昏了头,也让男人彻底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何种类型。

在这里劳伦斯提出了他的主题“女人不是傻瓜,但是她们必须实现男人的某种构想。她们知道男人是傻瓜。女性并非真正尊重男性的构想,可是她们总得有一个榜样来追随,否则就无法生存。”像女人需要不断地从生活、人生中寻找意义一样,榜样的力量绝不是为了满足男性的欲望投射,而是为自我类型寻找生存意义。

女人是有自我的逻辑的,虽然是情感的逻辑,仿佛有时逊色于理性逻辑,但是同等管用的,像女人有输卵管,男性有输精管一样。

所以当女性在恋爱、婚姻多年后,突然有天幡然醒悟似的,决定走出个人的困境,这是因为这种榜样不能让她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她有点迷失自我了。

男性一旦得到一种类型,便会重新构想出一个综合性的类型,可以满足他有关女性的所有该存在的品质:聪明能干,妩媚动人,风骚世故,奈何天真,这样对立的品质。这就是他们的理性逻辑,劳伦斯不止一遍的说着男性的愚蠢。

“在男权社会主导下的女性,因为生活的真相是女人必须迎合男人的构想。只有当男人给女人树立起一个令她满意的榜样时,女人才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回报给他。”

所以劳伦斯在吐槽男人愚蠢的同时,他觉得如果他们想从女人身上得到任何东西,那他们就应该给女人一种得体而令人满意的女性观念,而不是耍些小聪明把过时的傻瓜树立成榜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