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录(五十二)

接上节关于诗与非诗的这个话题,其实,对于现代诗我们还没必要如此焦虑,因为一种诗歌语体的萌芽,发展再到成熟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甚至说现代诗就不需要一种固定的写作模式,或许这才是它最为伟大之处,诗歌刚从牢笼(形式、宗教、神龛等)之中解放下来,你不可能再把它套进某种观念之中,因此现阶段或未来我们都没必要太过关注这个话题,或许这才符合现代诗的特质,具体的我上一小节也曾表述过。这就好比口语写作与书面语写作,说白了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口语能写出非常经典的现代诗歌,同样,书面语也可以。因为它们都在以不同的言说方式用诗艺提供着不一样的诗意场域,我们不能小瞧这个“场域”,因为现在关于诗与非诗的问题都是以此支点展开的,诗在更多人看来,当然,不仅仅是读者很多诗歌理论家也同样如此,认为诗歌就是一种用意境传递出来的表现形式,或许也可以叫作直觉,包括作者,阅读者的直觉,当然,我们谁都无法否认这就是诗歌最为重要神秘的力量,但我要说的是诗歌不仅仅于此,因为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之中,没有意境也同样有非常经典的现代诗,如,有些诗歌它是不太注重意象,也就是注重意境的制造,而是通过说理,把诗歌引申到哲学高度的,此类性宏伟甚而伟大的偏章很多很多,你不能说孰优孰劣,反正各有千秋吧,两者存在的状态我之前也提过,随着刚才说的那种“磁场”的加深,或许未来作者会更加重视后一者,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后一者尽管能穿透意境直达诗歌本身,从而让诗歌拥有一种哲学的能力,但是,在写的过程之中,我们发现这类说理似的诗歌会有种逼仄感,挤压感,无法形成一种有效的诗歌技艺的角逐场,也就减少了诗歌的某些魅力,你比如说,我们在意境的制造中可以选用,诗句与诗句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一种冲突,开阔诗歌本身的张力,增加诗歌的戏剧色彩,但是,很明显这在说理诗这里行不通,因为说理诗重在深邃,人性以及与万事万物的洞悉能力,所以很多诗人都在用自己的方法突破诗歌已有的标准,因为更多的诗人发现,这个诗歌的边界是很难达到的,除非那些有着天才般想象能力的诗人,也可以说你的想象能力能到达能力诗歌就能触及到哪里,这就是诗歌目前的一个状态,所以一些诗人就想用诗歌散文化,小说话等等方式拓宽它的表达能力,所以就出现泛文体写作等等,也就出现了诗与非诗的质疑声。当然,各有其理由,但,最为直接的还是诗歌本身,就是那些直击人心,抵达灵魂,给人以冲击的作品,我们不应该用过多的时间去纠结上边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注重的更多是诗歌本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歌写作实质上是一个“自由”的过程,这个自由并不是减低写作的难度,而是达到一定的水准后自由的表达,当然,我不否认这...
    阿牛静木阅读 91评论 1 2
  • 诗与非诗的界限在哪里?说实在的这是一个非常专业且带了几分悖论性质的话题,按传统诗歌观念上去理解,诗歌必然就是抒情、...
    阿牛静木阅读 39评论 0 2
  • 一、 深受中国古典诗歌或者说日本俳句影响的西方诗人不在少数,如吉尔伯特,庞德,特朗斯特罗姆等等,但是赖特的诗歌在这...
    阿牛静木阅读 170评论 0 2
  • 想必大部分人在关于为什么写作这个问题上大多都是含糊其辞的,具体上来说作者也无法回答为什么写作?至少在最开始写作的时...
    阿牛静木阅读 46评论 0 1
  • 如何看待一首诗?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以作者的修辞、立意还是其它?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玩味。玩归玩,我们最...
    阿牛静木阅读 11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