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东
  • 120
    义犬黑龙

    襄阳城外,夕阳染红了半边天。李信纯抱着酒坛,踉踉跄跄地走在归家的田埂上,身后跟着一条通体乌黑的大狗,名唤"黑龙"。 "黑龙,今日这酒……嗝……真是痛快!"他大笑着,拍了拍狗头...

  • 鸟语者

    鲁国边境的清晨总是来得特别早。公冶长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将最后一捆柴火绑好,抬头望向东方泛起的鱼肚白。他已经在卫国边境的森林里游荡了三天,只为寻找那只传说中的白尾鹿。 "嘎——...

  • 120
    花信辞

    其一花信来时,空庭锁旧游,一春心事瘦成舟。折尽门前青青柳,仍系不住,黄昏的渡口。 其二天许多情,不许共白头,风吹絮散各西东。醉倒人间恨未休,泪和残酒,浸透两袖秋。 其三红笺褪...

  • 120
    《青石巷的灯龙匠》(六)

    明远的女儿叫念念,名字是曾外婆阿湄取的,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孩子打小就黏着博物馆里那盏画舫灯笼,总爱踮着脚摸桑皮纸上的桂花,奶声奶气地问:“爸爸,这花会香吗?” 念念...

  • 120
    一个梦

    一个梦 那是江南的遇见 那是秋天落下的离别 那是迷茫季节里远去的脚步 诗语再没有停止深夜的星辰 痛楚的城市,停留在雨季的远方 那个花开的故乡 与风一起飘来芬香 还能记得吗 羞...

  • 120
    【长篇小说】寡妇江淑依(一百零一)

    特别说明:此文为简书专版作品,如果其他媒体有此文或类似此文均为抄袭。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德川终于等到滨淮农村信用社的电话,他没有想到信用社的女孩对他如此上心,正像信用社女孩...

  • 生二胎有讲究?

    生二胎有讲究?过来人提醒:二胎千万别差三岁!不然,到时候老大高考时,老二中考,想想都睡不着觉啊…… 你们二胎都差几岁呢?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我家邻居生了三胎,都差3岁,大女儿...

  • 120
    飘窗的意义在于老公和你吵架的时候不要去睡沙发?

    飘窗的意义在于老公和你吵架的时候不要去睡沙发? 朋友一大早就吐槽:谁能告诉我卧室飘窗设计有什么意义?每次开窗都要爬上去,真是麻烦死了! 有好友开玩笑说:飘窗的意义在于老公和你...

  • 丫鬟外传(六)

    "二爷新纳了外室。" 这个消息像一滴墨落入清水,在贾府上下迅速晕染开来。我正蹲在井边洗衣,听见两个婆子躲在葡萄架下窃窃私语。 "听说是个绝色美人,姓尤,排行第二...""嘘,...

  • 鹧鸪天·江湖行

    仗剑天涯旧梦长,少年意气总疏狂。心疼倩影随云散,酒醒孤身带月凉。 经百态,历风霜,男儿胸次海天藏。今宵醉把金樽尽,犹记当初笑暖阳。

  • 五律·失忆

    日记翻残页,前尘忆已空。情如冰酪泮,梦似露华朦。温故甜犹在,寻专属味同。流星划夜寂,独坐对苍穹。

  • 120
    《青石巷的灯龙匠》(五)

    小棠的儿子叫明远,自小在灯笼铺的光影里长大。别家孩子玩积木时,他正蹲在竹筐旁,看母亲用竹篾弯出灯笼的骨架;别家孩子背唐诗时,他已能准确报出桑皮纸的产地——江南的桑林,江北的芦...

  • 风中的绣梦

    风又起了,它吹开那一丛落叶,显出下面青灰色的泥土来。我低着头,看那思念的影子轻轻掠过,如一只无足的鸟,不着痕迹地飞去了。 尘埃积得很厚,覆盖着当年的梦。这梦被锁在古老的深院里...

  • 120
    暗恋

    春日的风掠过荣国府的后花园,卷起一阵花瓣雨。我——史湘云,正蹲在青石小径旁,学着林黛玉的模样,将飘落的芍药花瓣一瓣瓣拾起。 "男人婆,你又在搞什么名堂?"薛宝琴的声音从身后传...

  • 墨锋与剑芒

    永和三年春,京城。 细雨如丝,将青石板路洗得发亮。沈砚卿撑着一柄素白油纸伞,缓步走在朱雀大街上。伞面上墨迹淋漓,是她昨夜写废的一首讽刺诗。 "听说了吗?沈家那位才女又要搬地方...

  • 凤凰台上忆吹箫·慰己

    独处无喧,放声长啸,怎生如此经年。看镜中、囚笼困兽,锈锁磨肩。多少黄粱梦断,抬望眼、何处春天?氤氲里,淋浴热流,遮我潸然。 休言泪因沙眯,君信否?天生尔质如兰。莫松手、芳华正...

  • 曾经为他剪短了你的发

    林小雨第一次见到周阳,是在大学文学社的招新会上。那是大二的秋天,校园里的银杏叶正泛着金黄,像一把把小扇子在风中轻轻摇曳。 她抱着一叠自己画的插画站在教室后排,紧张得手心冒汗。...

  • 雨霖铃·夜

    檐铃惊碎,对孤檠影,冷篆垂穗。空阶滴到心坎,方惊觉处,鲛珠偷坠。旧诺如潮漫卷,任风掀帘纬。叹此夕、谁立中宵,雾湿云鬟月凝袂。 多情最是催愁味,更那堪、断续寒蛩外。争知别后滋味...

  • 屋顶的旋律

    凌晨三点十七分,周晨又一次从浅眠中惊醒。他睁开眼睛,盯着天花板上那道不知何时出现的裂缝,听着老旧空调发出的嗡鸣声。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七个失眠的夜晚。 "该死。"他低声咒骂,揉了...

  • 120
    《青石巷的灯笼匠》(四)

    阿湄的女儿叫小棠,打小就跟着母亲学糊灯笼。她的手巧,比阿湄更会在桑皮纸上添新意——有时是归鸟掠过芦苇荡,有时是渔火映着满天星,连渡口的老陈头都夸:“这丫头的灯笼,看着就让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