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浙江
  • 第四十五章 黄晓波与哈巴狗

    新的教学楼终于盖好了,老师们欢天喜地地搬到了新校舍。新盖好的教学楼共有四层,初中教室和老师们的办公室设在三楼。在旧校舍的时候,由于房子紧张,老师们没有专门的办公室,结了婚的老...

  • 北冰洋先生和尼罗河小姐1

    我想着,总归要写些什么的, 或早或晚,或多或少。 热烈、纯粹、美好的时光总是因为一去不返而令人唏嘘。我无意缅怀,更不愿夸大其词,把一段普通的故事渲染成多么惊天动地了不起的大事...

  • 120
    我向荷花默默行注目礼

    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里说:“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想,最能代表夏花之绚烂的应是夏日之荷花了。 面对这满池的荷叶荷花,思来想去,这夏日荷花有五大“唯美”:青...

  • 白桂(四)

    我起身准备去找掌柜的结账,“你干嘛去啊?”白溪时赶忙将咬着最后一个桂花糕含糊地问道。 “我?我要去…我要先走了,你帮忙付下饭钱。”我假装急迫地溜出店铺,静静地在对面的胡同口观...

  • 故事:傻

    一、赡养奶奶 “哎,我说你是不是傻?”早晨宋丽萍刚刚打开院门,两个妯娌风风火火闯进来。 二弟妹王艳枝叉着腰说话:“大嫂,这可不是我说你,赡养公婆可以,这哪里有养奶婆婆的义务啊...

  • 当下

    坐在小院儿的藤椅里,背对着西去斜照的阳光,面前是月季树和刚拔完草的花池,透过百日红的粉花,她看向晴晴的蓝天,淡淡的白云漂浮在空中,从不厌的蓝白色调,使她不自觉地举起手机,景美...

  • 120
    诺言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1期“诺”专题活动。 遇许子言前,世界暗淡无光。 逢许子言后,天地绚烂成章。 第一次见许子言时,是我们刚刚步入初三分...

  • 杏味里的童年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无意中刷到一个拾杏儿视频,地上一片金黄,几个小孩提着芫子正在捡拾散落在地上的杏子,他们手中的芫子曾是我最熟悉的一种农具,芫子正规的叫...

  • 【拟7月16日伯乐推荐,如有上榜限制或冲突,请及时回复】
    作者以杏为引,串联起童年的回忆碎片,有哭有闹,有苦有甜,但总的来说总是温馨而令人怀念的。作者用丰富的细节呈现出来童年场景,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既具有个人情感记忆,也有时代的印记。

  • 120
    谈残雪的《无穷的诱惑》

    *郑重声明,此文系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无穷的诱惑”一篇收录在残雪的小说集《阿琳娜》之中,是这个集子的第一篇小说。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如身处梦境般的故事:小姑娘阿娥因为贪玩...

  • 伯乐推荐语:林夏本来生活的无忧无虑,但是在一次单位体检的时候查出了胃癌晚期,但是她并没有放弃生活的态度,坚持向喜欢的人表达爱意,认真的对待每天的生活,她依旧是充满阳光热爱的生活的人,读此文我们可以被她努力生活的向上拼搏的氛围所感染,特此推荐!

  • 120
    【满庭芳】重返母校感怀

    郑重声明:自创首发,文责自负。 【满庭芳】重返母校感怀(晏几道体) (2025-07-07) 轻叩黉门,重游故地,校园信步徜徉。新楼老树,绿叶写沧桑。堪笑红心报国,四方志、气...

  • 使命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 1893年春,首都蒙得维地亚的暴乱在血腥的一周后被迅速平定,在破坏的废墟上人们开始了重建。 几场大雨过去,残砖断瓦里生出花草,被清理出的尸骸上也可见...

  • 读完我很难说清楚利奥到底是怎么变的,也许是祖父死了,也许是记忆深刻的那场会面,也可能是他真的有一天在池边看见了“理想已死”的模样,总之老总统死后他就变得更安静了,对女演员似乎也不痴迷了,哲学书成为他的兴趣,人们说他也许是疯了,可是那年的乌拉圭又有几个比他正常的。
    利奥没有反抗,他只是从追逐变成了认清,认清帕尔米拉根本不会爱他,认清哪怕抱着雷萨斯的尸体也没人记得这场独裁曾经是被歌颂的,最后他是自己选择孤独的,选择在深夜的喷泉边接受自己不过是一颗尘土。
    小说并没有告诉我们希望在哪里,或是如何把希望找回来,它只是想说哪怕在世上的希望没有了,人也还是可以有尊严地选择如何结束。

  • 120
    惊梁梦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公众号醉花阴故事,文责自负。 引: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爱不得,却爱之。一醉春宵,如黄粱一梦,惊也。 1. 老师亲自为我上妆,直到铜镜里我与他八...

  • 孽缘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馨主题第十五期主题写作《容》。 这天是腊月二十九,雪止天晴。阳光格外灿烂,黄花松的枝头,挂满了雪朵,好像三月的杏花,穗穗盛开。在阳光的...

  • 伯乐推荐语:本文讲述的是周婷婷与姨夫赵志刚之间一段长达十余年、建立在欺骗、背叛和欲望基础上的畸形关系。这段关系看似带来了短暂的物质满足和情感慰藉,但其本质是扭曲和不道德的。它展现了人在环境压力与诱惑下的沉沦,刻画了忏悔的艰难与救赎的无力感。

    本文情节离奇,寓意深刻,特此推荐。

    一阅青馨 评论自孽缘
  • 120
    欢迎来到焚更里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不一样之【知道】 1.苍影三郎一述 焚是这世上最绝妙的东西——或许也可以说成是一种物质,类似于有些中华田园犬的参差皮色,它或淡或浓或偏黑或加点红...

  • 【不一样】——知道
    我像是吃了个迷幻蘑菇还什么的看完了这篇文,地点和选角都蛮疯的,故事中的焚像毒一样让人上瘾(难道这就是迷幻蘑菇的作用?),但上瘾过后也同样陷入迷恋,像窝囊废这种货币单位给人的感受一样,大家都要抢,却说不清它的瘾头在哪里。
    苍影三郎不是个好人,不过他活得很真实,真实点在于他像是我们熬夜写作和写作体制的关系。
    小说的最后我们才惊觉他们并不是不同的人,原来写作者是角色,原来角色也是写作者,原来焚更里本就是疯子的驻留地,可它同时也是文学地狱。
    当然这不是一篇好读的作品,它结构无序,视角切换频繁,逻辑跳跃,但它极其鲜活写实,充满大胆的实验精神,焚是野的,是狂的,但它绝对能直冲脑门。呜哈哈哈哈。

  • 推荐新人作品。
    《石头记》让一名独耳汉完成了自己的文化梦,最后他的梦又在图书馆与《红楼梦》中失去了斗志,他太渴望在被认可的路上不被当成一个笑话,最终仍然成为众人甚至是孩子嘲笑的对象。
    《石头记》与《红楼梦》从来不是同一本书,一个写在纸上、放在图书馆里,一个属于梦想,哪怕它不配置于书架,也配得了他的身份、他的理想。
    那个时代下所有人都是风口的麦子,摇曳却拼命竖立,聋子和他人不同的地方是他除了站直,还想站得最高,最后连麦田也没有留住。时代在转型,终有些人会被落下,他曾经以为自己是会出头的金豆,发芽时却再也无人问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