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11月,女儿进入高中后2个月,为了更好陪伴孩子,不断寻找有教育经验的家长。恰巧同事孩子当年就是女儿现在就读的高中。
通过他夫人罗姐我知道了爸妈群,当时群满了,我不懈努力加入了。打开了全新的窗,文物双全的家长太多了,很多文字深深鼓舞启发我。通过坤妈的一次分享,我知道了时间,接触到时间管理网红课《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的喜马拉雅免费音频课,课程每一集都控制在6分钟左右,一集一个主题。
我反复听、陆陆续续听,记笔记,记住了时间是无法管理的,要管理的是事物。
我当时的情况是一团乱麻,住的很远,经常迟到;孩子教育心头一大要事,无从下手。很符合时下2个特征:1)每个人的时间都碎片化,2)每个人的精力都不可能集中太久;就这样在坐地铁的时候开始听,一趟地地铁时间可以听7-8集,刚开始没没有太大的感觉,对于时间的宝贵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很早就有,但对于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时间、管理时间、如何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干出2倍、3倍甚至5倍效率的活,这里边的秘密还真不知道;
就这样过着当时糟透了的生活,地铁时还是一遍一遍的听,时隔一年后,把100讲听了5遍,在这一年中也根据里面讲的做了一些实践,比如:早睡早起、运行、早餐、吃青蛙、收土豆,但效果甚微,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一地鸡毛满屋飞,打不开门,看不到诗和远方。
上个月,下定决定走进易效能的线下课堂,费用4800,找朋友要了一个早鸟价:3800元,在杭州上了2天课,人满为患,全场快300人一起学习,比较系统的把这个课程学习了一遍,发现之前虽然听了无数遍,但存在一个误区,走不出那个误区,听再多遍效果也达不到叶老师说的那样子,这个误区是:你只能在意识形态上有时间管理的概念,但无法落地,因为没有见识过做到这样高效的人、高效的团队,心里面总是会怀疑:真的可以做到这样吗?在现场的学习,叶老师就是把自己做到的分享给学员,多年对效能的研究与探索,实践证明他做到了,而且还做得非常好,他把一天24小时活成了48小时,有时间写书、有时间陪家人、有时间周游百国、有时间做公益、一年只去公司4次、10几个人的公司业绩逐年创建上千万业绩、全智能化办公空间成为苹果公司的样榜、全国甚至全球开课推广时间自由文化,易效能让无数学员受益,活出美好。于是我的90天小目标就这么始了。
时定90小目标的时候小组一起定的,原则:
1)目标不要太大,太大了完成不了很容易放弃;
2)定3小目标,第1个是一定要完成的,第2、3个可以放松;
3)公众承诺,把目标公之于众,邀请朋友圈好友一起监督;
4)每天反馈,设置奖惩机制;
30号上完课回来,想了2天,我该如何开始我的90小目标呢? 90天,天天这样,我真的能完成了吗?很少在朋友圈做公众承诺,突然做出这个承诺会不会影响不好?万一我做不到,那不是打自己脸吗?......等等,脑子里嘟嘟的冒出这些消极的想法,突然想起叶老师讲过的: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学习在行动之后,管不了那么多了,在学习小组里已经承诺过了,再不开始,就要拖小组后腿了,开始吧......
朋友圈一发,有不少小伙伴支持,这是走出了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