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曲》乙巳版 第九回 北境迷踪授真诀·幻影迷踪窥玄机·巽风楼图定迷踪·法会盛典启宏愿

✦ 北境迷踪授真诀

晨光漫过褪色的窗纸时,任良弼正盯着房梁上结网的蜘蛛发呆。昨夜分明睡得踏实,可梦里总浮现心魔幻境里那些漂浮的冰棱——那是被选拔参加试炼者才能见到的"寒髓晶",据说能锻造成抵挡瘴气的护心镜。

"该动身了。"少年翻身坐起,麻布中衣下隐约可见昨日祭天广场留下的淤青。说好在家休养三日,可十五岁的身体恢复得比预想更快,此刻连膝盖骨缝里的酸疼都消散了。

卯时三刻,山间晨雾未散。任良弼刚转过鹰愁涧,就撞见哼着俚曲的赵明达。药篓里新采的七步莲渗出紫汁,在青石板上拖出蜿蜒痕迹。

"狼崽这是赶着回观里喂马?"赵明达晃了晃被毒藤燎出破洞的袖口,"昨日大典上你那套驰风剑法,把祭天旗的流苏都削下半截。"

赵明达

任良弼耳尖发烫,那套剑法本是为配合马背劈刺所创。"多亏叶师兄前些日子的指点,不然我连剑招都使不全。"他踢开挡路的碎石,突然压低声音:"赵师兄,若要独自去极北之地..."

"北境?"赵明达猛然驻足,背篓里的紫参须簌簌抖动,"三年前玄铁师父派去采雪灵芝的弟子,在雾松岗困了整十日。"他解下腰间皮囊灌了口药酒,"先说认路——去驿站找右前蹄系红绳的老马,它们嗅着官道旁的驱兽香炉走。再说法术..."

任良弼下意识摸了摸空荡荡的腰间,昨日挥剑时的滞涩感再度浮现。赵明达突然并指戳向他咽喉,少年慌忙后仰,脚跟却被藤蔓绊得踉跄。

"就这反应还想闯北境?"赵明达甩出段缠着黄符的麻绳将人拽稳,"明日卯时去柳舒阁东厢,第三排木架上有卷《幻影迷踪诀》——白牙掌门亲传弟子当年靠这招从沙匪包围中脱身。"

山风卷起枯叶掠过石阶,任良弼望着雾霭中的观门,忽然想起什么:"师兄说九日后有要事宣布?"

"五大长老联名的赤铜令。"赵明达弹指震落袖口的血蜈蚣,"虽不如心魔试炼二十年...咳,三五年才开一次的阵仗,但缺席者要扫三个月丹房。"他忽然眯起眼,"你小子该不会要跑路吧?"

"只是未雨绸缪。"任良弼摸向袖袋里的牛皮地图,那是他昨夜偷偷摹绘的泾鹤州方位——孔懿轩隐居的传闻,还是从莫莺语那里听来的。

日头攀上苍松梢头时,二人已行至山门。任良弼最后望了眼驿站方向,掌心还残留着赵明达塞给他的护身符余温——那是半片刻着迷踪步法的龟甲。


✦ 幻影迷踪窥玄机

天极观的修炼场所之一是一处幽静的庭院,竹林环绕,郁郁葱葱,竹香弥漫,风朗气清。任良弼每日都来这里,坐在石桌旁研读法术典籍,钻研幻影迷踪。

然而,法术修炼并非易事。

话说一日任良弼又遇到了难题。他所变幻出的幻影转瞬即逝,偶能持续须臾,却又很快变得奇形怪状。他反复推敲尝试,直至法力耗尽,也不得要领。仿佛一道障碍,困住了任良弼的脚步。午后阳光炽热,他心头的困惑却不见蒸发,挫败感亦不见软化。

就在他苦思之际,一阵轻柔脚步走进。莫莺语悄然到来,看出了任良弼的困惑。

“任兄练习的是何种法术?是否遇到了困难?”

任良弼抬起头,看到是莫莺语,耸耸酸乏的肩膀,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是‘幻影迷踪’,其中要领,不知如何掌握。”

莫莺语微微一笑,坐在任良弼身旁:“这个法术我曾有了解。其实,它的关键在于意念的控制和灵力的引导。你需将灵力凝聚成一道幻影,然后通过意念操控它的移动和变化。最重要的是须清除杂念,以免干扰幻影的行动。否则,天马行空的杂念将带动幻影肆意妄行,做出你所不期望之举,失去控制。”

任良弼听得入神,却也觉得奇怪。平日莫莺语对法术并不精通,现在却说得头头是道,颇有几番白牙师父的行范。不过,他无心多问,便依莫莺语所说,重新拿起典籍来体悟,随后就开始练习。这一次,他不急于变出幻影,而是先试图减少杂念,再尝试技能的咒语。果不其然,这次他仿佛有了灵犀,幻影明显有所稳定。

时光悄逝,太阳西斜。任良弼终于突破了刚才的难题。他感激地看着莫莺语说道:“其中似乎颇有门道。多谢小语姑娘。如不是你,我不知何时才能有所突破。”

莫莺语温柔地笑了笑:“任兄客气了。我相信你定会在法术的提升上大有进展。”

任良弼心中石头既已落地,便起身伸伸懒腰,待次日再深入琢磨。此时他便想起方才情景的蹊跷,便好奇地问道:“小语姑娘,你对法术并不精通,却对‘幻影迷踪’的了解似乎超出常人。这又是何故?”

“这是因为,我年幼之时,在我三舅的书房中,偶然发现了一本古籍。此书通篇都在讲幻影迷踪,不仅心法的讲解详细,还列举了百来种研习此技能的误区。我曾翻阅过一些篇目,自然有所了解。”

任良弼既震惊又渴望,他急切地请求道:“原来如此。可否借我一阅?”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此书了。此书可能还在遥远的泾鹤州呢。”

“泾鹤州”三个字仿佛触动了任良弼的灵魂,他眼中明光忽现,问道:“你在泾鹤洲还有个舅舅?”

莫莺语料到任良弼定会追问不休,犹豫须臾,只好坦白:“其实……我的这位舅舅,就是……孔懿轩前辈。”

任良弼闻此,更是诧异:“孔懿轩前辈是你的舅舅?真的假的?”他兴奋地站起来。“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原来,自从莫莺语看出任良弼对孔懿轩感兴趣之日起,就一直隐瞒她和孔懿轩的血缘关系。因为她对任良弼有颇好感,便想知道,倘若不是因为孔懿轩的光环,任良弼对她会是何种态度。

此刻,任良弼却在等待莫莺语的解释。

“因为……”她低下头,微微皱眉,稍显慌张。“请任兄别再追问。我有难处,无可相告。反正现在你已经知晓……不如我再告诉一些我三舅的其它事情吧。”莫莺语边想边说,终于转移开了话题。

任良弼自然高兴至极,聆听莫莺语的讲述。

莫莺语轻启朱唇,缓缓言道:“我三舅乃仙人转世,原是出身武林名门望族,然他却对武艺之道并无兴致,自幼便对书法情有独钟。家族长辈皆望其能承继武学衣钵,他却心向笔墨,不愿从命。十二岁那年,为避长辈之扰,竟毅然离家,孤身踏上研习书法之路。十五岁时,得幸拜入书法宗师张崇门下,自此对书法之研习,如痴如醉,技艺日进千里。

“其后,三舅偶有所悟,觉世间人书写之时,皆不自觉在为字里行间灌注法力,此与法术运行之理暗合。法力之异,可成作品风格之别,而笔落法力之频,更定文字精神之深浅。于是,他尝试从书写中提炼法力,独创以书法手感引导法力之法门,此技前无古人。他潜心钻研此术,至二十五岁,终悟透其精髓,首次自钟繇碑文中成功召唤文字之灵,化为一灵体,名曰‘书魂’。

“自此,三舅隐居巽风楼,深研召唤书魂之法,矢志有朝一日能集三千人物书魂于一法。时至今日,虽尚未达成此愿,却也时有心得,时有突破。”

任良弼听得入神,便牢牢记住了“巽风楼”之名,问道:“那就是说,只要我去那座巽风楼,就能找到他?”

“没错,”莫莺语回答道,“巽风楼就在泾鹤州的北部,那里山水环绕,藏风聚气,确实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她缓缓说道,“不过,要找到巽风楼却不容易。它被一片广袤森林所阻隔,而森林中机关重重,妖兽凶猛。若非心志坚定,便难以抵达。”

不管听闻九鼎会复兴之路如何困难,任良弼从未想过退缩。若是可行,便要去做;若是困难,便想如何突破。他只顾向莫莺语道谢。

莫莺语间任良弼心意已决,便说:“还有一些关于巽风楼的线索,请任兄跟我来。”


✦ 巽风楼图定迷踪

任良弼跟随着莫莺语,穿过竹林小道。

午后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在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那头顶上的暑热已被竹荫隔绝,只觉竹香淡淡,花香阵阵,令人心旷神怡。

莫莺语走在前面,身影格外飘逸。

穿过了天极观的后院,他们终于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已远离天极观核心位置,人迹罕至,只有鸟鸣和树叶的沙沙声。

莫莺语轻车熟路,穿梭林间,最终停在了一棵巨大的古树下。这棵树粗壮而弯曲,树冠遮天蔽日,令任良弼恍若穿越至远古之时。

“此树是我年幼时就发现的秘密基地。”莫莺语轻声说道,她伸手在树干上摸索了一会,然后轻轻一按,树干上竟然出现了一小洞。

莫莺语从洞口中取出一张泛黄的鲛绡地图,小心翼翼地展开。地图上绘制着复杂的山脉、河流和城镇,其中还标记着一些神秘的符号。

“这是泾鹤州森林的地图,而这个位置,便是巽风楼。”莫莺语指着地图上的标记说道,“我一直将此图小心藏于此处,任兄便是第二个知道的人。”

任良弼接过地图,心中感激不已。看着图上巽风楼的标记,仿佛孔懿轩就在那里。片刻之后,他抬起头来,感动地望着莫莺语,郑重地向莫莺语鞠躬致谢:“小语姑娘,你的大恩大德我铭记在心。日后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莫莺语连忙扶起任良弼:“本姑娘怎敢受任兄之礼。我们志同道合,互相帮助本是应当。你若是真的成功复兴九鼎会,我反该感谢你才是。虽然前方道路迷雾缭绕,我们行动多有迷茫,但我们每走一步,或许便可看清下一步。这张地图,对任兄若有帮助,是本姑娘的荣幸。只是事态复杂,请任兄切记小心行事。”

此番话说到了任良弼的心头上:“小语姑娘,你放心,我一定谨记你的嘱咐,不负所望。”

“那么,任兄是否已经有了行动的打算?”

“确实如此。不过此事急不得。我需去驿站借一匹老马载我前行,却不知如何去往驿站。并且听闻一路多有凶险。我需多学一些技能方能自保。若我打定了出发的日子,定告诉小语姑娘。”

“既然如此,望任兄多保重!”莫莺语微微一笑,转身向天极观的方向走去,她将去参与并协助青鸾师尊筹备法会。


✦ 法会盛典启宏愿

莫莺语漫步于天极观蜿蜒曲折的小径之上,不期然间与师妹窦半莲相遇。窦半莲初时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旋即便转为拘谨,轻声问道:“师姐,你终于回来了。法会筹备之事,可还忧虑?”

莫莺语望着窦半莲,面上浮现出温煦的笑容,上前一步,手指触到对方腕骨内侧时突然顿了顿,轻轻拉起窦半莲的手柔声道:"半莲师妹,勿需忧虑。法会诸事,我已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说话时无意识抚了下自己心口,衣襟遮掩处隐约透出青黑色暗纹。

窦半莲一听此言,眼中立刻绽放出兴奋的光芒,道:"真的吗,师姐?我一直梦寐以求孔前辈的一幅字画。" 她抽回手时袖中滑落半截红绳,绳结上系着块刻有"契"字的碎玉——正是入观时与莫莺语共修替命蛊契时的信物。

莫莺语瞧着窦半莲眼中的热切期盼,俯身拾起红绳塞回师妹掌心,含糊其辞地宽慰道:"师妹且放宽心,我定会留意此事。" 指尖划过玉片时,那个被磨去半边的"替"字在她掌心烙下细微刺痛。

却说那日法会,天极观内外焕然一新,彩旗招展,香气四溢。众弟子与宾客纷至沓来,各司其职,各就各位。青鸾师尊立于高台之上,准备引领法会盛举。

随着一声令下,法会正式拉开序幕。众弟子齐声诵经,声音洪亮,整齐划一,回荡在观内每一个角落。叶庆与郁兴分别展露武艺与文采,引来观众阵阵掌声,气氛热烈非凡。

法会进行至半,众弟子聚精会神,观众亦被这庄严神秘的氛围深深吸引。然而,在这肃穆之时,安俊材却心生贪念,环顾四周无人注意,悄悄溜至道具区,欲将一枚微光闪烁的古老护符据为己有。

正当安俊材得手之际,一只大手忽地按在他的肩上,令他猛然一惊,转身望去,只见叶庆立于身后,目光如炬,直视着他手中的护符。

“安俊材,你在此作甚?”叶庆声音低沉,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令安俊材心头一颤。

安俊材支支吾吾,试图狡辩,却被叶庆一把夺过护符,厉声质问。窦半莲恰好路过,见状默默旁观。

郁兴随后而至,见此情景,摇头吟道:

世道人心莫测深,唯存正义照乾坤。

窦半莲闻言,对郁兴投以赞许之目。

任良弼闻讯赶来,见叶庆怒容满面,安俊材垂头丧气,心中已明大概。他轻声询问叶庆,得知事情经过后,语气沉重地对安俊材道:“安师弟,你今日之举,实乃丢人现眼,更令我等蒙羞。”

安俊材闻言,彻底崩溃,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恳求原谅。叶庆见其悔过,怒气稍减,扶起他,语重心长地告诫一番。正当众人准备收拾之际,一个清冷威严的声音突然响起:“安俊材,你留下。”

安俊材心头猛地一紧,转身见青鸾师尊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目光如电,直视其心。他双腿颤抖,声音微颤地唤道:“师……师尊。”

青鸾师尊微微皱眉,严厉审视安俊材:“你可知错?”

安俊材连连点头,声音颤抖道:“知……知错了,师尊。弟子一时糊涂,请师尊恕罪。”

青鸾师尊见状,语气稍缓,但仍严肃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国有国法,观有观规,你既已犯错,便需受罚。”

安俊材心中忐忑,静待师尊判决。青鸾师尊沉吟片刻,宣判道:“从今日起,你每隔三日,需前往天极观各庭院,亲自打理落叶,直至你心中再无贪念为止。”

安俊材闻言,恭敬低头,诚恳领命:“弟子遵命,谢师尊教诲。”自此之后,天极观弟子们常能见到安俊材忙碌于各庭院间,打扫落叶的身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