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媒体应用传播学

1.传播学导论
  1.1 认识传播学
  1.2 概念、理论与模型
  1.3 线性视角
  1.4 非线性视角
  1.5 文化视角
  1.6 传播学简史
2.应用传播的线性视觉:修辞学
  2.1 线性视角:被动的受众
  2.2 古典应用传播学:修辞学
  2.3 理性诉求
  2.4 情感诉求
  2.5 人品诉求
3.应用传播的线性视觉:影响力模型
  3.1 现代应用传播学:影响力六个模型
  3.2 影响力模型小结与扩展
4.应用传播的非线性视觉:详尽可能性模型
  4.1 非线性传播的立场:主动受众
  4.2 中央路径
  4.3 边缘路径
  4.4 影响动机和能力要素
  4.5 详尽可能性模型的应用
5.小结
  5.1 案例研究:营销文案中如何引导用户行动
  5.2 案例研究:营销海报如何引导用户行到
  5.3 彩蛋:如何通过模仿设计营销海报

一、传播学导论

1.1 认识传播学

传播很多时候是说服和影响人的过程。学习传播学中与实际工作中最为切合的部分——应用传播学,包括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详尽可能性模型、和影响力的六大原则。
传播的规模

  • 人内传播
  • 人际传播
  • 群体传播
  • 组织传播
  • 大众传播
    媒介
  • 广义的媒介: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务、事务与事务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属于媒介。
  • 狭义的媒介: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

1.2 概念、理论与模型

  • 概念:一组能够表达人们想法的词汇,对不同的词汇,不同人给予不同的意思。我们只能采纳多数人的意见,即便如此,概念也会随着时间和情景二变迁。比如传播学中的text:传播的一种介质或者是传播的一种存在者,可以是歌曲、动画等
  • 理论:关于现象与现象之间的描述,或者是预测一件事情结果的一系列描述。理论是可以用来预测的。比如重力理论的预测性,把笔扔到空中会掉的地上
  • 假设:我们通过理论来预测出来的结果称之为假设
  • 模型:模型中的箭头和线都代表着假设
    • 自变量:
    • 因变量:
      我们通过自变量与因变量来组成假设,然后通过研究来验证和完善理论
    • 一手研究:亲自收集数据做的研究
    • 二手研究:研究别人已经获得的结果


      模型

      举例

      这个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理论来提出假设,然后通过研究来验证这个假设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不是和理论描述相同

1.3 线性视角

从信息发出者的角度,被动的受众(目的是正确达到受众)


拉斯维尔的传播5w模式
控制论模式

1.4 非线性视角

受众不再被动,变成主动,站在信息接收的角度去理解

image.png

\color{red}{非线性传播视角是有符号学衍生出来的}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

1.5 文化视角

构建文化认知的一种方式,达成某种共同的认知,某种圈子

1.6 传播学简史

//www.greatytc.com/p/96581bcb0bd6

二、修辞学 (古典应用传播学)

在每一个事例上发现可行的说服方式的能力就叫做修辞。
目的:以说服中心

  • 理性诉求(晓之以理):推理证明和逻辑认证
  • 情感诉求(动之以情):通过了解听众的心理及情感特征,将这些特征应用到演讲内容和演讲过程中,从而让听众产生心理共鸣
  • 人品诉求(以德服人):作者和演讲者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威严要能够让听众信服。

三、应用传播的线性视觉:影响力模型

目的也是说服

  • 互惠性:人们总是感到有责任回报他们曾经接受过的恩惠。
  • 稀缺性:当获取某一项事物的机会越少,想要的人就会越多。
  • 权威性:人们总会习惯于服从权威来寻求实现行动的捷径。
  • 一致性:一旦我们作出某个决定或者选择某个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或者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
  • 偏好性:大多数人总是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 共识性:人们会模仿与其相似的人的做法。
    扩展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786387/

四、应用传播的非线性视觉:详尽可能性模型

  • 中央路径:当人们拥有高动机与能力时,会深思熟虑所有的信息,是一种高思辩
  • 边缘路径:当人们缺乏动机与能力的时候,则会被主观印象、共识等边缘信息说服,属于低思辨

4.1 影响动机和能力的要素

  • 广告媒体:越能控制广告展示步骤,就越可能遵循中央路径
  • 参与度或动机:对广告内容越有兴趣,就越容易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 项目的知识水平:知识丰富的人比缺乏知识的人,更容易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 理解:越能理解广告信息,越容易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 注意力:观看广告的时候注意力越分散,越难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 情绪:观看广告的时候情绪越积极,越难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 认识的需要:越愿意思考问题的人,越容易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详尽可能性模型的应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