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应用传播学

传播很多的时候是说服和影响人的过程。
传播学理论是更好地从事营销工作的基础。

传播学导论

传播是一种信息之间的交换。
传播的种类:声音信息、文字信息、行为信息等。
传播的规模: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传播学研究的3个视角

线性视角

是一个说服的过程,信息发出者的角度/被动的受众。

修辞学(修辞就是装饰自己的语言)

目的:以说服为中心
技能:包含听众分析/内容组织等软性技能
模型:修辞学三要素

  • 理性诉求:晓之以理,通过理性推理来说服观众,使之与自己达成共鸣。
    方法:数据法(图表数字)例证法(典型案例)三段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情感诉求:动之以情,通过了解听众心理以及情感特征,将这些特征应用到演讲内容或演讲过程中,从而让听众产生心理共鸣。
  • 人品诉求:以德服人,指作者或演说家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威信要能够让听众信服。
影响力的六大原则
  • 互惠性:人们总是感觉到有责任回报他们曾经接受过的恩惠。
  • 稀缺性:当获取某一项事物的机会越少时,想要的人就会越多。
  • 一致性:一旦我们作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 * 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
  • 权威性:人们总会习惯于服从权威来寻求实现行动的捷径。
  • 偏好性: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 共识性:人们会效仿与其相似的人的做法。

非线性视角

跟据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对接收信息的理解程度不同,信息接收者的角度/主动的受众。

详尽可能性模型
  • 中央路径:当人们拥有高动机与能力时,会深思熟虑所有的信息,是一种高思辨。
  • 边缘路径:当人们缺乏动机与能力的时候,则会被主观印象、共识等边缘信息说服,属于低思辨。
影响动机和能力的因素
  • 广告媒体:越能控制广告展示步骤,就越可能遵循中央路径
  • 参与度或动机:对广告内容越有兴趣,越容易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 项目的知识水平:知识丰富的人比缺乏知识的人,更倾向从中央路径形* * 成态度理解:越能理解广告信息,越容易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 注意力:观看广告时的注意力越分散,越难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 情绪:观看广告时的情绪越积极,越难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 认识的需要:越愿意思考问题的人,越容易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文化视角

信息交流是为了达成某种共同的认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