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列
1.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一般形式:
它可以理解为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
运用函数的观念分析和解决有关数列问题,是一条基本思路.
递推是数列特有的表示法,它更能反映数列的特征.
2.递推公式(通项公式)
(第
项
与项数
之间的函数关系)
并非每一个数列都可以写出通项公式;有些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并非是唯一的
3.前n项和
数列的前n项和记为:
4.性质
4.1
的关系
已知,求
已知,求
4.2 片段和
4.3 裂项相消
重要
重要
重要
二、等差数列
1.定义
如果在数列中,
,则称数列
为等差数列,
为公差。
差值恒定,为d
等差中项
若三个数 成等差数列,则b 称为a和c的等差中项,即
.
2.通项公式
若已知两个元素,公差
函数角度:与n相关的一次函数
与y轴交点
3.前n项和公式
该二次函数常数项为0,与y轴无交点(即没有常数项)
- d=0时,为一次函数(没有常数项)或者是常数0
- d≠0时,为二次函数(没有常数项)
点五计算前n项和
4.相关性质
4.1 脚标和性质
若且
,则
4.2 片段和性质
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则
仍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4.3 前n项和比值与通项比值的关系
等差数列和
的前n项和分别用
表示,则
三、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定义
如果在数列中,
,则称数列
为等比数列,q为公比.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均不为0,公比q≠0
关于n的非严格意义上的指数函数(底数可以为负数)
符号及单调性:
等比数列中,奇数项同号,偶数项同号,奇偶之间是否同号未知,q>0,奇偶项同号;q<0,奇偶项异号
3.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函数表达式:
4.等比数列相关性质
若,则
三者成等比,则
为等比中项 →
为等比数列前几项和,则
仍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
若,则等比数列所有项和为:
四、递推公式
1.递推公式
与
或
的关系式称为递推公式,若已知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及首项,可以写出其他项,因此递推公式是确定数列的一种重要方式.
2.递推公式的常用思路
(1) 列举法
一般通过递推公式找到前几个元素数值的规律,来判断后面元素的数值.先列举前面若干项,寻找规律,一般是周期循环的规律.
(2) 累加法(上下抵消)
写出若干项,然后将各项相加.
(3) 累乘法
写出若干项,然后将各项相乘.
(4)构造数列
将某部分看成一个新数列,新数列是符合等差或等比数列,求出新数列后,再求原数列
2.类等差数列
差值为函数表达式:
·
·
·
累加可得n≥2:
3.类等比数列
比值为函数表达式:
·
·
·
使用累乘可得:
4.构造等比数列
将某部分看成整体,构造新数列,若新数列满足
尤其形如形式的数列,通过拆分常数,变成
的形式,再构造等比数列求解。其中
5.构造等差数列
将某部分看成整体,构造新数列,若新数列满足
常数,则看成等差数列分析
规律:
,则
成等差数列
指数外部成等比,内部成等差
对数外部成等差,内部真数成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