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蛋糕引发的思考

我第一次做纸杯蛋糕,烤出来外焦里生,觉得很搞笑,于是发了一条朋友圈:“第一次做的纸杯蛋糕——外焦里不熟[捂脸]。有一对不挑食的儿子是怎样的体验?就这水平的蛋糕,两人也吃了四杯[捂脸]”。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底下评论一片和谐,全是鼓励和赞美。

我转念一想,这要是换成父母挑剔孩子的成绩应该是一段怎样的对话?或许是这样的:

儿子:妈妈,你看看你做的蛋糕,这么失败,你真是笨!你看看尹阿姨,佘阿姨,她们能做好多美食,又漂亮又好吃,你向人家学学。

我怯生生地说:儿子,我是请教了尹阿姨,她给我发了做蛋糕的步骤图和注意事项。

儿子惊讶地说:啊?那你还失败了!你给我好好反省反省!

我:我反省了,因为她忘记给我发食材的用量,我也不想意思再去麻烦她,所以自己在网上找的配料表,家里又没有电子称,我自己凭感觉放的,比例放错了。

儿子:妈妈,你说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在微信上问同学要个配料表你都不敢,你怎么这么胆小啊你!难不成怕她把你吃了!家里没称你不会想想办法吗?我怎么有一个你这么笨的妈妈,真是气死我了!

我委屈地掉眼泪!

儿子气呼呼地说:哟,你还有脸哭啊!做成这样还好意思发朋友圈,你说我面子往哪搁?真是气死我了!今天晚上你没把纸杯蛋糕做好,就别下去散步了,哼!

我心怀怨恨,默默地转身取下面粉,重新研究做法……

心里学家张宏涛说:要是我们以挑剔孩子的标准挑剔员工,员工早就离职了。要是这么挑剔配偶,早就离婚二十次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大人对孩子如此挑剔,打压?对朋友却热情友好呢?可能因为我们把所有的好情绪都给了别人,坏情绪无处安放,只能一股脑地发泄在孩子身上了吧!再说了对朋友挑剔,友情无法继续了,但是再怎么恶劣地对待孩子不都可以打着“为他好”的名义么?

为人父母不易,为人孩子更不易。老子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我们不管遭遇什么困境,犯了什么错误,都希望得到宽容和鼓励,孩子也希望!

或许十年后,孩子拿出了一杯烤焦的蛋糕,妈妈应该说:哟!这蛋糕烤出了锅巴的味道,有水平!呵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践行日行一善已有二年多,和全国各地未谋面的朋友一起,记录各自善念善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包括...
    Lindalye阅读 4,959评论 1 3
  • 去年这个时候我如流浪汉一般,外卖,蹭饭,快餐成了家常便饭。对生活没有概念,就觉得累了,顺便吃点饭回家就是该随心所欲...
    二月禅阅读 994评论 0 2
  • 龍諦阅读 2,726评论 0 1
  • 《南华经》,即为我国大哲学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周和他的门人所著的《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汉书艺文志》著...
    知创快讯阅读 3,23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