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班1组破冰|再一次当带组助教

在仰望星空伯乐计划中,智囊团助教主要有两个作用:开展一场公益分享,和如果带组助教有事无法胜任助教工作,需要替补。刚刚好,今年需要我。

上一周在杭州,突然看到组内群里的助教留言“Ta要跑了,等组织安排”。不等组织找我,我先主动请缨,表明如果没有其他助教替补,我可以接替助教工作。同时也说明情况,毕竟我27号才回到学校,要在28号之前完成破冰,很显然无法实现。

周三上午我收到明确成为2班1组助教的信息,并给了选择权,允许我在接下来2周内,带着大家完成破冰活动。我思考了一下,今天到下周三晚上时间都可以。所有接龙的老师都选择周日晚上,可能刚好周日有空,也可能想着其他组都已完成破冰心里也比较着急。

我自认为做了充足的准备,比如把原助教的头像和介绍换成我自己,整理PPT,在群里明晰任务,预定全时云会议。实际在开展时,仍然有很多意外。

考虑到人数较多,大家轮流着自我介绍和话题分享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征求意见后,大家同意先在大群用三个特点介绍自己,再分组分享话题。遇到的问题如下:

1.选择随机分组后,人数不均匀,需要手动调整。(这时感觉有点慌张,大家都在等待。)

2.分组后,有的老师无法进入小组。(可能是没有使用软件进入,也可能是选择了“暂时不入会”后找不到进小组的地方。我尝试将没有进入会议的老师重新分配小组,仍然无法进去。最后向在大组内的老师提出请求:大家就在主会场自由分享,我去其他小组转一转。)

3.讨论一组发起两次“求助”,原来大家看不到聊天区已经分享过的主题图片。(得知问题后,我分别进5个讨论组,又分享了图片。进入不同的小组,看到两种不同的情况,有的组在随心聊;有的组在等待,因为不知道分享什么。很有可能刚好是没有进组在主会场的几位老师,分享最顺畅。)

4.讨论时间结束了,但有的老师没有分享完。(这个在我意料之中,毕竟前面耽误了很多时间。回到大组后,有位老师不知道已经在大组了还在分享。其实分享本身不尴尬,主要是当她意识到已经是大组这么多人后,我能明显从她的反应中听出当下的紧张、慌乱和尴尬,我很抱歉没有及时告知大家已经是在主会场大组了。)

我向所有老师说明遇到的问题,以及表达我的尴尬。李勇老师提出建议,大家能否开启视频增进连接感,认识的程度更深些。其实这一直也是我渴望的,不过没有明确提出。很高兴看到李勇老师、徐小华老师、张立鹏老师打开视频,同时也完全理解更多数伙伴没打开视频的选择,可能当前环境不太方便,可能跟大家不熟不好意思。不管怎么样,都表示一种尊重和理解。

破冰还需要起小组名字和选副组长。大家集思广益有8个名字,一时难以决断,还是决定在群里投票。孙玉琴老师主动自荐当副组长,因为她积极热情,乐意帮助做一些事情,乐意帮助小组成长的更好,需要做什么都会尽力进行。点赞!

接着简单介绍鹅圈子的使用,大家都没有什么疑问,最后线上合影,以及祝福我们小组最后能够成为优秀小组。就这样,充满尴尬、慌乱的破冰活动结束了。

其中我还插空向大家分享从杭州回家坐飞机过安检不让充电宝过,我把它邮寄回来是因为那个充电宝是仰望星空伯乐计划组织当时给我的优秀毕业生礼物,上面印有我小组的组别和名字,根本舍不得丢掉。在这里脸皮厚厚的向组织提出一个请求,如果明年6月我们组是优秀小组,如果礼物中有充电宝的话,上边能不能印上“3C”标志,哈哈。

我想把线上合影分享到群,发现左下角“聊天条”挡到了郭童老师的脸,我自己以及向朋友求助,试了好多方法,都没有把“聊天条”去掉。朋友最后给出建议:下一次可以让伙伴坐的稍远一些,把脸露在“聊天条”上方。郭老师回应“没事的”,收到郭老师的理解,我放松很多。

在群里发起名字投票,截止时间是明天中午。第一次破冰活动,就差这一步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