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筋水泥中建造山川和园林而将城与村隔离
时间之外的秘密
时间之外的
湮没于时间洪流
又存在于时间
文|Cream
城中心有条大河,河水浑浊,河里装着死鱼与蜉蝣,倒映着鲜花、彩虹与飞鸟。路过的人捂着口鼻,脚步匆匆,他们都不得不顺着这条河涌向四面八方。
河边高楼林立,唯独有一片低矮的三角区老楼,刚好就座落在城中心,交通便利,周围设施完善,但常年见不得光。三角区是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产物,时间的附带品,城市的另一面,一片与科技时代割裂的老楼,楼道阴湿,没有灯,没有电梯,没有无线网络,也没有监控摄像头,更没有人管理。
住在这片楼里的人不是打工青年暂住,就是经济打紧的家庭。三角区的人因为忙着谋生,彼此都十分淡漠,从未见串门与寒暄。在高楼底下的人,总会习惯仰望天空,但三角区的人是望不到的,他们习惯的最高角度是把目光持平。因为不仰望,所以彼此间也不打扰。
住在这片楼里的动物,除了大型的进不来,其他小型的动物几乎都在此寄居。夜里的巷子只要有一束手电筒发出的光,便会聚集很多动物居民,比如青蛙、蟑螂和昆虫等。猫通常躲在阴暗处,大猫习惯不吱声观察人类,小猫习惯喵喵叫吸引人类,它们常常在人们的头顶上或脚边从这头飞向那头,不把人吓一个踉跄不罢休。除了常驻民之外,其他人轻易过不了这关,它们就像是三角区里兢兢业业的保安。
三角区从不出现狗,除了住在第一条楼梯入口处的大黑狗,可是它也有段时间没来过了。随着主人搬迁,它也去到高楼里,扶摇直上,只有粉红色的狗笼一直留在铁棚下。人们偶尔见它回来,它已然失了当年的英气,眼神里少了一些尖锐,自顾地围着狗笼转圈。
三角区最大一个角里摆放着观音瓷器,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观音是怎么出现的,但因为一直都在最后一条楼梯的前面空地上,也就成了三角区的庇佑神。三角区的存在,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便与观音息息相关。
三角区曾出现过一起险些形成的大型火灾,起因是第二条楼梯的二楼住户煲汤的时候出门遛娃去了,导致锅底烧干,浓烟阵阵笼罩了半个三角区。附近的人都出来看热闹,小声地说烧起来了,要烧起来了,却没有人上前一步,彼此间不惊不扰。楼下的汤粉店大哥还在忙着多煮两碗粉,嘴里嘟囔着是不是要报110。没有人认识那户人家,等到大姐悠哉游哉载着两个孩子回来的时候,她还在旁边凑热闹,后来发现是自家的屋子就快烧起来后脸色铁青,疯一般地冲进去打开窗、关闭煤气罐,还打开了排气扇。人们的心揪得紧紧的,以为就快要爆炸了,但最终平安无事,看一眼观音,念一声阿弥陀佛,人群便散开了。
三角区的居民都是神出鬼没的,没有规律,而且很难记住面孔,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征,但三角区最后一条楼梯的四楼,靠近天井的住户田小姐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田小姐每日西装革履,有规律地上下班,如出一辙的行动轨迹。她一周里只有工作日住在这里,其余时间她都驱车去往另一个城市的家。在三角区里,她有限的交集只是对面门冷淡的肥姨和楼下热情的小卖部老夫妇。她刚来三角区不久,看起来还在积极适应,在三角区里,这样的人不少。
田小姐只吃外卖,晚上外卖盒都会堆在门边,墙角还留有汤水翻滚过的痕迹。田小姐爱收快递,大的小的盒子压扁和生活垃圾堆一起,总是让楼下爱收垃圾的阿姨一通好找。田小姐只喝罐装水,喝完也不急着扔,有时攒够了一堆空瓶穿在一根细绳里送到小卖部老夫妇门边。田小姐不爱跟人接触,走路也总是低着头,年纪轻轻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那天早上三角区里来了几个警察,他们骂骂咧咧穿梭在楼道之间,徘徊了很久才在三角区巷子的尽头找到了那片蓝色铁皮门,门的旁边是一条狭窄逼仄的楼梯。一、二、三、四,四层八折楼梯,爬得人气喘吁吁。警察们找来了锁匠,有些费力地撬开了那个镂空的铁门。撞开第二层木门的时候,咿呀了一声,分不清是人声还是门声,门内霉味扑鼻,霉菌瞬间占满了人的呼吸道。
屋里头瓶瓶罐罐铺开占据了一半的客厅,田小姐有雅致地将部分堆成了树的模样,罐装树触碰到结满蜘蛛网的屋顶,有一种破落的浪漫与震撼感。对面门的肥姨闻声而来,操着一口浑浊的音,扒拉着铁门探着头,试图给警察们描绘田小姐的人物画像。
三室两厅的房子在六月的早晨却装不进一丝阳光,窗帘焊死在窗户上透着光,一打开却什么都没有,开了灯还是稍显昏暗。警察们打开目光所及最里头那间房间的木门,凉气逼人,空调正在勤勤恳恳地往外冒着冷气。田小姐正像只蜗牛蜷缩在壳里,厚重的被子盖住了她的身体,怀里还紧紧抱着她的小熊。他们找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一些消费凭证,一些保健品,一些治疗神经的药物,一封医院的诊断书。此外,田小姐睡房的桌肚里还放着一本精致的牛皮笔记本,翻开前面,工整地写了她的生活随笔。
一些看不懂的话,比如:每天西装革履每天都在颁奖受邀颁奖。
一些自我的剖析,比如:我是活在过去的人,对于市面上的社会新闻,我没有心思去读,更别说有任何见解。
一些平凡的梦想,比如:我想要一个房子,在落地窗前安置一张大书桌,抬眼可以看见山河湖、工业区、住房、写字楼和标志的建筑物。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胡乱写在笔记本中间部分的她观察这条楼梯一楼住户的随笔。
五月初,一楼搬来了新住户,陌生男女频繁出入,估计中旬能装修好入住。一楼原先像是储物房,长条形,大概八平米,它是这条楼梯里唯一一户不用镂空大铁门且未作双层门锁的。在这之前,从未看见房屋被打开过,其主人不详。
我看见里面被粉刷成发亮的白色,安放了一张小床,一个卧式冰柜,一顶亮堂的白炽灯,一台有干劲的空调,虽稍显局促,竟也温馨了起来。
大概中旬,一楼住户开始有出入的痕迹,门口还铺上了地垫,空调外机时不时响起,但门窗日常紧闭,不知谁住在里面。
每次经过一楼总会感到害怕,自从它再度门窗紧闭,总莫名觉得里面藏着秘密,特别是里面竟然从未透出过一丝光,且近一周来空调运作声从不曾断过。
我和朋友说里面说不定藏着尸体,毕竟没有人会在狭小的家里放置一个大型的卧式冰柜。
气氛越来越怪了,总觉得会有什么发生,我决定抱持着谨慎的态度,细致观察这间房子。
五月十五日,晴
早,楼道有一股腥味,有水洒过的痕迹。路过一楼,空调外机呼呼声很大,无人声。
晚,一楼门口一坨新鲜的狗屎,无人处理,空调外机发出沉闷的响声,无人声。
五月十六日,雨
早,一楼住户无出入痕迹,狗屎混着人们从外面带进来的泥水,变成一片滩涂,臭味熏人。
晚,空调还在工作,狗屎被好多人带到了两折楼梯,臭。
五月十七日,雨
早,狗屎渗入水泥地,一楼住户像是久眠不起,空调没有停止的迹象。
晚,遇见肥姨骂骂咧咧说这摊狗屎,可惜一楼住户毫无动静,空调还没关。
五月十八日,半晴半雨
早,楼道臭气熏天,狗屎的某些痕迹被附上脆弱的纸板,没人理睬的狗屎变成屎水,一楼住户仍无动静。
晚,一楼住户还是老样子,但屎水被不知哪个好心人清理干净了。
五月十九日,晴
早,一楼的空调外机快要爆炸,我试图走近后窗窥探,但什么都没有看到。观音瓷器居然不见了!
晚,一楼住户门口的地垫快要爆浆,纱窗的小网格都被尘土堵住,明明是新装修的房子,想来更加诡异。空调外机的运作声响彻云天。
回家去了。
好久没记录,因为一直等不到变化。
空调外机一直在无休止地工作,犹如我重复着一样的生活。
大概是累了,我逐渐对空调外机失去了兴趣。
终于有变化了!六月初的某一天,下班路过的时候发现空调外机不响了。隔天一早上班的时候发现一个神秘女人对着门锁做开门的姿势,但没有看见持有钥匙,她十分警惕地观察着周围,见我下楼,自顾地接起电话。我没有理由逗留,但还是故意放慢了脚步,可惜上班快迟到了,我还是没能得到答案。
警察说田小姐八成是在写小说,接着翻开下一页。
我看见一个男人打开了那扇铁门,他身旁站着一个女子,不是之前那位神秘女人。路过的时候匆匆一瞥,里面的墙壁有发霉的痕迹,他们说着我听不懂的话,神情紧张。我看到那个男人双手撑在卧式冰柜上,作势要打开,或者打开了。我还是没能逗留,我本能的害怕驱赶着我,空调外机吭哧吭哧地工作着,那屋里面肯定有着秘密。当我下班回来的时候,门窗依旧紧闭,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接下来的日子里,空调外机从不响起。跟朋友谈起的时候,他们觉得我是悬疑小说看太多了,但当我带他们来到一楼的时候,他们也都感觉到了一股说不清楚的、隐秘的恐惧。
警察合上了笔记本,按照规章程序办了事,还安抚了肥姨。他们下到一楼的时候故意放缓了脚步,试图看透水泥墙里的摆设。此时,空调外机没响动,只有爆浆的地垫,布满尘土的纱窗,看起来是很久没有出入过的痕迹。
田小姐的案子处理起来不是很顺利,自然死亡的结果不仅让家人难以接受,还让房东难以释怀。随之,出现了新的对一楼住户的勘查者。
某天,楼里又来了几个警察,他们轻车熟路地找到那片蓝色铁皮门,敲响了旁边一楼住户的门,可惜无人应答。他们又再一次叫来了锁匠,锁匠从容了许多,捣鼓了一下就打开了那块铁门。屋里霉菌飘散,昏暗无光,一张床、一个卧式大冰柜、一盏灯、一台空调。开了灯,顺着不同角度的光线细细观察能发现墙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字:
风和日丽/和田和美
死/忘
美丽语言/静默无声
哈哈/呵呵
“这位是个诗人。”有人打哈哈地说着。
“三角区里的人都不太正常。”
“看一下冰柜,可能有尸体。”
他们围站在卧式冰柜的两边,各自做好了思想与身体的准备工作,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柜门,倒吸一口气,但里面什么都没有。
“我早说了楼上是疯子。”怕看到又怕看不到的心情让人十分恼火,有人显得有些泄气。
“再找找看。”他们搜寻了好一会,可惜一无所获,本次行动成为了笑柄。
“真是这么简单吗?”有人急得抓耳挠腮。
“别人疯你也疯啊?”
关了白炽灯,关了铁门,回到原样。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三角区,但大家好像也不是特别关心。没有人知道这里的住户是谁,也联系不到真正的屋主。总之,这间房子没有十分有害的秘密,那它的存在对于他人就不重要。人们很快也遗忘了,那个门也再没被开启过,或者曾不为人知地开启过,又如何呢?只是,后来总有人说那里会不定时出现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虫子,但避不掉的就踩死,也没有人愿意去追究,也无从追究。
某天,有人发现观音不见了。后来,大家都遗忘了。
END.
故事无畏
切莫借以探究
我的过去、现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