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章(19)【1605】2025-7-26(2)
(三十)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4·42)
【释词】本段中的三个“以”字都是连词,“以”字后面的部分是“以”字前面部分的目的,“如斯”就是如此。
“尧舜其犹病诸”就是“尧舜其犹病之乎”,“诸”是“之乎”的合音,“其”是表示推测的语气词,有大概、恐怕、也许之意。“病”,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不好、不完美,“病之”就是在这件事上做得不完美。
【大意】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不断修养提高自己,达到庄重肃穆的境界。”子路说:“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不断修养提供自己,来影响周围人。”子路说:“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不断修养提高自己,来安定天下老百姓。不断修养提高自己来安定天下老百姓,尧舜恐怕也没有完全做到吧!”
【导读】孔子吧不断修养提高自己(“修身”)看得很重要,不断修养提高自己,首先是为了自己号,如果能够帮助他人就更好了,如果能够帮助天下老百姓,那就是圣贤了。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参见《孟子·尽心上》),也是此意,后来儒家由此发展成为一套修齐治平的学说(参见《大学》首章)。
一生都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修养就是做人,做人就是从做学问、日常生活、交友拜师授课、从业为政打仗、家庭家族关系等诸多方面做功课,君子一生的言行举止都以向圣人靠拢为宏愿。(张东注)
(三十一)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5·2)
【释词】这是孔子周游列国的事情。“陈”,陈国。孔子离开卫国以后,来到了陈、蔡交界的地方,当时吴国和陈国交战,边境一片混乱,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有一阵子弄得饭都吃不上,即“绝粮”。历史上记载的这件事情就说孔子“在陈绝粮”,或说“厄于陈蔡”。
“子路愠先”的“见”音xiàn(现),子路满脸不高兴地出现在孔子面前。“穷”不是贫穷,而是穷途末路的穷,是没出路,没办法、走投无路的意思。贫和穷古义不同,后来才变得意思差不多。
“固穷”是说走投无路的时候仍然固守自己的原则,也就是走投无路也要有骨气,不会因为走投无路而乱来。“穷斯滥矣”,应该读成“穷/斯滥矣”,“斯”是连词,略等于白话文中的“就”。“滥”的意思是没有原则乱来,今天讲滥用职权就是这个“滥”字。
【大意】孔子在陈国遇到战乱断了炊,跟着他的人都病得爬不起来了,子路满脸不高兴地出现在孔子面前说:“君子也会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君子当然也会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但即使在这种时候君子也会固守自己的原则,小人就会乱来了。”
【导读】一个人平时活得有原则,还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在重要关头,尤其在生死存亡关头,也守得住自己的原则就不容易了。在任何时候都要固守自己做人的原则,这是君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君子区别于小人的重要关节,所以文天祥说:“时穷节乃见(在困难、危难时候,人的节操才能显露出来。)”(《正气歌》)。
人的一生中遭遇的一切,生老病死富贵贫贱,君子也不例外。君子把一切视为修身的考验,小人则根据变化而变化。(张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