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章(18)【1604】2025-7-26

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章(18)【1604】2025-7-26

(二十八)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14·26)

【释词】本段中的三个“其”字都是代词,意为这个、那个、他的。“政”是政务、事务。(本段前部又见8·14)

【大意】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管那个职位上该管的事务。”曾子说:“一个君子思虑的事情不越出他的职位。”

【导读】君子指在位者,并不适用于不在位者,特别是学者,又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学者。曾子所说本来就比孔子显得保守狭隘,如果再引申到学者身上,就跟现代社会的精神更远了。古代学者尚且有“不治而议论”的传统,如果现代知识分子也个个“思不出其位”,那国家就危险了。

附注“不治而议论”、“思不出其位”。

“不治而议论”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推行的核心制度,允许学者不担任实际官职,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政策评议,以保障思想自由与议政独立。“不治而议论”由“不治”和“议论”两部分构成:“不治”:学者不担任具体行政职务,脱离官僚体系,避免政务束缚,身份上作为君主的“师”或“友”而非臣下。“议论”:学者通过著书立说、公开辩论或直接向君主进言,批评时政、探讨治国之道,核心是学术自由和独立议政。该制度赋予学者“无官守,无言责”的特权,即无行政职责亦无需承担言论后果。

“思不出其位”是源自《周易·艮》和《论语·宪问》的儒家思想,强调君子应恪守职责范围,不越权行事。“思不出其位”最早见于《周易·艮》的象辞:“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后由《论语·宪问》中曾子进一步阐释为儒家伦理规范。其核心含义包括:职责限定:思考与行动不超越自身职权范围,体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为政原则。修身准则:强调内省与专注,如曾子所言“君子用思不越出当前职位”,倡导将精力集中于本职事务。社会秩序:通过规范个体行为维护层级分工,避免“越俎代庖”导致的混乱。

民间对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一句话,“好汉不提当年勇”,都是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附属的利益也就不在了,君子应该勇于新辟大道,探索新创大业,而不要迷恋已经离去的不再拥有的权利。(张东注)

(二十九)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

【释词】“耻”是形容词作及物动词用,意动用法,即以······为耻,“其言而过其行”整个作宾语,这句话应该这样来读:“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大意】孔子说:“君子以他说的超过他做的为耻。”

【导读】君子以说大话为耻,以夸夸其谈为耻,以做到做不到为耻。孔子在另外一个地方讲过“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2),也是同样的意思。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言行要相符,这是孔子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今天中国社会吹牛皮的人太多,做虚假广告的人太多,作秀卖弄的人太多,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大家见怪不怪,习非成是。商场如是,官场如是,现在连学术界也都如是了。我们如果再不警惕、再不改正,这个民族离沉沦就不远了。

人时常警言自己“少说大话”、“不要吹牛皮”,大话多多、言不符实为诟病。(张东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