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脉,这些事实你需要知道

我们中国人重人情,尤其重视人脉。从小,耳朵里就不断地听到诸如“有人好办事”,“人脉即是钱脉”等。由此衍生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饭桌文化,酒文化,送礼文化等等。

某些有志青年,对此会有所不屑,但抛开这些潜规则不谈,仅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谈谈人脉,对人脉有个客观真实的认知,对自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1. 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
  2. 越是富人越容易跟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人联络,而且阶层多样性要比地区多样性更重要,说富人虽然爱跟各种人联系,但真正通话时间比穷人短.
  3. 自弱联系信息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强联系。也就是说,虽然人们重视强联系,人们的大部分知识还是来自弱联系。

同样一个网址,你看到一个弱联系分享给你,你再转发的概率,是你自己发现这个网址再分享的概率的9倍。再说白了,就是强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你自己本来也有可能发现;而弱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他要没告诉你,你恐怕就发现不了。

  1. 不管你是仅仅想学点东西,找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应该避免陷在成熟的“强联系”中,你应该走出去追求“弱联系”。

  2. 好想法来自弱联系这个定律从创业之初就管用。

  3. 你的社交网络越多样化,你的创新能力就越强。那些拥有极度多样化社交网络的企业家,他们既有强联系也有弱联系,还接受从未打过交道的人的意见,其创新能力是那些只有单一社交网络的人的3倍。

  4. 风险投资的最佳合作伙伴,应该是一个从来没跟你进过同一个大学,从来没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过,而且跟你不是一个种族的高学历者。

按能力搭档可以增加投资的成功率,而找熟人搭档,则会极其显著地减少投资成功的可能性。
两个风险投资者中如果有一个是名校毕业的,其投资的这个公司将来能上市的可能性会提高9%。如果他的搭档也是名校毕业,则提高11%。所以按能力选搭档,哪怕你把能力简单地用学历代表,都的确能增加成功概率。可是如果选一个以前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干过的同事搭档的话,会让风投成功的可能性降低18%。如果选校友,降低22%。如果选“族人”,降低25%。

  1. 对工作来说,同乡会和校友录不是扩展人脉的好地方

本文内容来源为万维钢老师的《万万没想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