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36】为政篇第二十则

今天学习论语第三十六则

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

季康子问说:“要使百姓尊敬、效忠与振作,应该怎么做?”孔子说:“以庄严态度面对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以仁慈之心照顾百姓,他们就会效忠;提拔好人并且教导能力不足的人,他们就会振作起来。”

学习笔记

正义和仁爱并重

正义就是善恶有报。为什么善恶要有报应?因为人有做任何事情的自由,同时后果自负。如果只讲自由不讲责任,这个自由就是空洞的。真正的自由是行为的结果是好的,就得到称赞;行为结果是坏的,就收到惩罚。

仁爱即让活着的人有归属感。凡存在之物,皆有其存在的理由与条件。人生在世,总希望知道自己活着的凭借,也希望被人宽待、接纳。

“孝”、“慈”,即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百姓。先说庄严再说孝慈,正如“父严母慈”,百姓自然既敬又忠。由此可见,人的生命有庄严和仁慈两种要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