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齐帆齐微课(八)篇
01

生死是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就连孔老夫子也只能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老夫子并非不知是生死,他只想告诉我们:好好活着做个人才有意义。至于死后如何,那并不是我们活人应该关心的事。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意思是人生过了今天,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既使两次进入同一条河,先前的水流亦早已过去,你进入的只是新的水流在流淌而已。

由此可见,生死确实是门高深的学问。对普通人而言,生死哲学太过博奥,高攀不上。于是也就各人随着自己的信仰,去感悟和领会。

波里尼西亚连体独立舟
02

夏威夷认识了二十多年的彭阿姨,前天在檀香山火化了。她的女儿莉姐和我等五个人,在殡仪馆为彭阿姨作了简短的遗体告别。

一间光线柔和的小屋里,墙壁上挂着幅夏威夷风情的画。彭阿姨妆容安详地躺在一个支架小床上,盖了一块白色的布,看上去就像她生前拍下的一张证件照片年轻漂亮。

小屋里静谥的气氛,让人感觉彭阿姨只是在睡觉。为了让莉姐能单独陪在母亲身边讲讲心里话,几个人先行出来在门外的走廊祈愿。担心莉姐在里面伤悲难过,我又不时地进出安慰节哀,并教她对母亲多说请放心的话,

身在海外,举目无亲。莉姐移民美国将近十余年,因忙于工作,英语学习一直没多大进展。母亲去逝,亲人们又都在中囯,也不知从何处入手办理后事。作为江西老乡,我觉的应该为彭阿姨再做最后的几件事。

03

今天上午,陪同莉姐一起去领取彭阿姨的骨灰。当工作人员打开门,让我们进去时,都没觉那是一个存放骨灰的地方。屋子里看上去很温馨,一盆花,一盏灯,一个筒状外型的骨灰盒,幽雅摆放在中间。

凝视着眼前的情景,万千感慨!生死这个凡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浮现出来。世间有一件事是平等的,无论是积财如山的富翁,还是寅吃卯粮贫民,在死亡面前没有厚此薄彼的差别。所以,活着的时候要学会宽容、忍让、慈悲、放下。再大的仇怨,也要用诚恳的善意去化解。

育婴坊和莉姐

正沉浸在生死的思考中,忽听得工作人员幽默地对莉姐说:“这是你和妈妈最后一次拍照了,要不要来一张?”我翻译给莉姐听。就这样莉姐和我坐在两旁的座椅上,拍下了与彭阿姨的一张特殊合影。当莉姐捧着母亲的骨灰盒走岀大门时,工作人员反复地安慰:多保重!(Take care!)

04

根据彭阿姨生前的遗愿,骨灰要撒入夏威夷的大海。因此,在十几天前,即帮助联系好了威基基(Waikiki)的一家原住民机构,选择在今天下午四点半海葬。莉姐准备好了新鲜的紫带兰花蕊,还有传统习俗的红包,启程前往乘船地点。

彭阿姨生前喜欢坐车的副驾驶位置,所以,把她的骨灰盒放在上面,系好安全带。一路上,心中默默称念佛名,祈祷海葬顺利,圆满彭阿姨所愿。

按照预约的海滩地点,找到了工作人员。两个夏威夷原住民模样的男子,以几百年前,波里尼西亚人航海使用的连体独木舟,载着我们三人向大海深处划去。

育婴坊等人

莉姐手捧着母亲的骨灰盒坐在船尾,我坐在船头,中间是莉姐的一位亲友,在帮着用桨板划船。到了海葬的区域,只听得胖胖的男子,用夏威夷特有的唱诵形式,以冗长高昂的声调,似乎在祈祷着上天,祝福彭阿姨魂归大海,畅游天国世界。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夏威夷原住民简洁的海葬仪式,有些震憾。大海的胸怀是那样的宽阔而又平等,无论你来自哪里,它总是毫无分别的接纳容受,难怪彭阿姨会选择大海当作自己生命的最后归宿。

此时,忽然想起有弟子问佛祖:“怎样才能使一滴水不干涸?”佛祖回答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是啊!生命若是来自于水,那么就让它回到水中去吧!赫拉克利特、孔子、释迦牟尼,他们都看到了: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齐帆齐微课28天写作成长营第1周主题作业(8)1477字

2021年1月8日晚上写于夏威夷檀香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