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铁三角,大学的假友好

去年9月份开始,我走进了大学。

算起来,成为大学生已经有一年多了,但我深切地感觉到我的根还留在高中,留在披星戴月地刷题的日子,留在心里不舒服了找朋友去储藏间哭诉一番的日子。

老六是我高中最铁的哥们儿,到了大学之后还一直保持联系,时不时打个电话吐槽一下室友,骂一骂死难的课程。

一天我问他,你有没有觉得,到大学之后变得越来越孤独了?

他沉默了两秒。

“当然。“

“有一次我们班同学出去聚会,喝了点酒,就感觉自己特别想高中同学,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想你们了给你们打个电话聊聊就行了嘛,但就是觉得难受,所以就使劲喝酒,想快点把自己喝醉了,这样就感觉不到孤独了。”

那一瞬间心里就像小刀扎了一下似的。


高中的时候老师说那时候的友谊是很难长久的,到了大学你们就忘了彼此了,现在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了。现在的我真是庆幸,当时没有听老师的话。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一遍一遍地问自己。

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这么成熟,还没有练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不愉快了,拍桌子吵一架,大不了下了晚自习去操场上解决。

现在呢?每个人的性格中都长出了毛茸茸的外延,这外延让周围的人“舒服”,但你永远找不到这外延后面藏的是什么。

我们变得“成熟”,也变得越来越假。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以后无论如何要活得真实的人们,也开始打扮得人模狗样。

一次和大学同学去一个教室参加比赛培训,周围很嘈杂,我问她一个问题,她却冲我点点头。我又问了一遍,她又认真地点点头,说了句“恩,有道理!”

我当时的心情如果用拧抹布的办法拧,能拧出一整盆无奈。

很明显她没有听清楚我的问题,那为什么不说自己没听清呢?为什么要迎合我而说一句“有道理”呢?

我不知道,只希望自己不会变成那样,虽然这句话也是无力的。


高中的时候,我们总是和朋友们讲述自己初中时的故事,到了大学,记忆还都留在高中。

每当身体前行,灵魂总还滞留原地。

每个人出生在这世界上,都像一块橡皮泥,彼此捏合,相互影响。很多跨越时光的友谊,虽然两个人很久未见,下次见面的时候,你仍能看到对方身上有自己的烙印。

我们长大了,橡皮泥的水分蒸发了。

朋友给自己讲好玩的故事时我们没有耐心听了,因为在对方开口之前自己就已经告诉自己,他要说的话题自己不感兴趣,让他说去好了,我只管点头,只管随声附和。

我们变得越来越固化,没有时间和耐心去了解另一个有趣的灵魂,只在自己熟悉的区域重复着无趣。

用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换取所谓的“成熟”,后果就是,在黑夜的滋养中,心灵开始畸形。

为了保持友好,为了所谓的人脉,朋友变成了捧哏的。插科打诨代替了交流,我们总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笑话来填补空气中的尴尬,然后把情感藏掖在心里,等着它发酵,和着深夜的眼泪一起咽进肚子里。


这是成熟吗?我不敢苟同。

成熟是深谙世故吗?是用假友好去搪塞真挚的眼神吗?听到这样的表述,你一定会坚定地说不是!但又有几个人坚持着没有去这样做呢?

不说了,去看看楼下的小朋友吧!

“你在干什么呀?”

“建房子!”

“哇,你用什么活的泥啊?”

“嘘嘘,哈哈!”

“你好恶心啊!哈哈我们一起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分手后最难熬的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圈套。 愚蠢而不自知。 你知道吗,分手后要走出来指望不了别人,唯一的坎儿就是自己。...
    无尾熊自成长阅读 3,030评论 0 0
  • 木心文学课 第五讲-第九讲 思考题: 1、如果不凭借宗教、艺术能否达到饱和崇高的境界? 2、艺术这么伟大,为什么要...
    O_榨菜Chris阅读 3,505评论 1 2
  • <三联版小序>  窗户,纸和笔。无论昼夜,拉上厚窗帘,隔绝世上的喧嚣,这多年的习惯——写作从哪儿开始的?  面对童...
    duanhong阅读 5,071评论 0 0
  • 有一种喜欢叫 约你喝茶 喝舒服的茶 见愉快的人 有一种开心是 邀你厮混 聊闲情逸致 做无用之事 有福之人 心静如水...
    绿满枝阅读 1,592评论 0 0
  • 曾几何时,你发现身边的伙伴们都捧着书看鸡汤时,你会不经的想,生活中真的有那么残忍吗?我们的内心真的需要鸡汤的抚慰吗...
    筱雅希阅读 3,52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