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方言杂谈-羊沟 地羊沟

民国十六年《济宁县志》方言篇中有“羊沟,宅内水道也”的解释,《国语辞典》也有“拼音 yáng gōu,露天的排水沟。也称为‘明沟’、‘洋沟’、‘阳沟’”。该词在鲁西南方言里也是以上意思的应用。

以前,鲁西南农家院墙一般都是土挑的墙或用土夯的墙,若在墙上能找到用砖的地方,一般只有两处,一处是门楼子、一处就是羊沟口。羊道口一般是树立两块砖作壁、上搭一块砖作棚,组成倒“U”型的排水口。羊道的排水口一般都不大,防止黄鼠狼钻进来偷吃鸡。院内一般没有专门的羊沟,都是雨水流淌后慢慢形成的自然稍微凹的浅水道。院内积聚的雨水一般是先流入院内积攒土杂肥的粪坑里,当粪坑的水满后才溢出排水口流出院外。

在鲁西南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改革之后,每家承包的土地与他人的土地分界线,一般会用犁犁出一道沟作为界线,同时这道沟也可以作为两家排涝共用的沟,这道沟当地人称其为“地羊沟”。这个词可以写作“地阳沟”,因为《汉语词典》给“阳沟”的解释是“开口的排水沟。也称为‘羊沟’。”的意思;也可以写作“地洋沟”,因为《汉语词典》给“洋沟”的解释是“阳沟。露在地面上的排水沟。”的意思。

为什么把排水沟称为“羊沟”呢?五代时期的马缟 在《中华古今注·长安御沟》:中解释为“长安御沟,谓之杨沟,植高杨於其上也。一曰羊沟,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鲁西南地区,平原居多,大一点的村庄,都会围绕着庄子挖一条深沟,挖出的土一般接着沟内沿堆成寨墙。有的村庄设两个寨门、...
    一两茶叶阅读 745评论 5 25
  • 在鲁西南农村的农家小院的围墙脚边,一个地势较矮且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都有一个小墙洞,用来排院内雨水,防止院内积水。...
    一两茶叶阅读 540评论 0 11
  • 大家在农村经常见到铁锨,或者使用过铁锨,所以就不过多说,但在鲁西南地区有些地方的人一直将“铁锨”称为“木锨”,真正...
    一两茶叶阅读 1,349评论 3 14
  • “箅子”一词,应该不属于鲁西南方言范畴,应该为普通话一个词语。本文主要是想借它说点以前鲁西南地区有关箅子的老物件、...
    一两茶叶阅读 603评论 1 8
  • 笔者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鲁西南农村曾参加过我一堂兄的见面(‘相亲’的方言表述)、订婚、登记(‘领...
    一两茶叶阅读 491评论 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