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警示:现代人正在透支的5个长寿 “天敌”

《黄帝内经》中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一、古文今译:揭开千年养生智慧的面纱

《黄帝内经》中这段话,其实是在为我们描绘一幅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方式对比的画卷。

古时之人懂得顺应自然规律养生,而 "今时之人不然也",现在的人可不这样。

他们 "以酒为浆",把美酒当作日常饮用的水浆,毫无节制地酗酒;

"以妄为常",将虚妄、不合理的行为当作常态,比如过度劳累、沉迷欲望等;"醉以入房",在醉酒之后还勉强行房事;

"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为了满足欲望而耗尽体内的精气,散失了生命的真元;

"不知持满",不懂得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充盈饱满状态;"不时御神",不善于适时地调养自己的精神;

"务快其心",只知道追求一时的心志快乐;"逆于生乐",违背了生命本来应该有的快乐;"起居无节",生活起居没有规律。

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生活方式,"故半百而衰也",所以人到五十岁左右就开始衰老了。


二、古今诠释:穿越时空的养生共鸣

宋代养生家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提到,老年人更应该注意 "节嗜欲,慎起居",这正是对 "以欲竭其精,起居无节" 的阐释。

文人墨客们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表达对养生的理解。比如,"清心寡欲养精神,起居有节体自康",这句俗语简洁地概括了保持心灵清净、节制欲望以及规律生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又如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若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以形象的比喻告诫人们不要被酒色财气所迷惑,过度沉迷会损害身体健康。

到了现代,学者们认为古代所说的 "精"" 气 ""神",与现代医学中提到的身体机能、免疫力和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度的欲望和不规律的生活,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从而加速衰老和疾病的发生。


三、当下体现:生活中的养生警示

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并且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一)以酒为浆 —— 无节制的饮酒文化

如今,酒在社交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朋友聚会、商务宴请等场合往往离不开酒。

有些人甚至将饮酒当作一种时尚和享受,每天酗酒成性。

过度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引发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疾病。

同时,饮酒还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问题。就像一些经常参加酒局的人,年纪轻轻就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二)以妄为常 —— 沉迷欲望与过度劳累

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电子游戏、社交媒体、短视频等让人们沉迷其中,熬夜成为了许多人的常态。

年轻人为了工作和娱乐,常常熬夜到凌晨,第二天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班。这种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就是 "以妄为常" 的典型表现。

过度沉迷欲望和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的生物钟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感冒、疲劳综合征等疾病。

此外,长期处于高压和过度劳累的状态,还会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醉以入房 —— 透支身体的性行为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性的观念更加开放,但有些人却不懂得节制,在身体疲惫或者醉酒之后进行性行为。这种行为会严重透支身体的精气,影响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性行为过度会导致肾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下降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不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过度放纵,最终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四)起居无节 —— 不规律的生活习惯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都过着不规律的生活。早餐不吃,午餐随便对付,晚餐暴饮暴食;

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或者沙发上;睡眠时间不固定,熬夜和睡懒觉交替进行。这些不规律的生活习惯,都是 "起居无节" 的表现。

不规律的饮食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

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肥胖、免疫力下降;

不规律的睡眠会影响大脑的休息和恢复,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持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延年益寿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生态系统的完好,不过度消耗元气和精气神,从而获得身心灵的健康,享受无病无痛的幸福生活。

以《黄帝内经》为指引,在现代生活中践行正确的养生之道,才能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声明: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