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记忆力变差了,很多事情当天发生的,晚上就会忘记。
坐下来的时候,白天做了什么,昨天做了什么,就已经变得模糊了。
清明小长假,带了两个活动,书城/天文台;
满意度呢,书城80分,天文台85分。
两个活动分别是小鹿和斑马带的,我作为辅助,或者说是助教的角色。但我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太多了;
先复盘一下书城,书城总共是16个孩子,原本人不多的话,我就自己带了。但人多的时候,我还是想找个人去带,这样我会轻松一点。
斑马去带南昆山的活动去了,那就还有小鹿可以带。
约了小鹿和鱼儿,他们两个搭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加上我,好像就有点问题了。
问题出在哪儿?
大家的标准不同,我对活动更加的熟悉,自认为我带的话,活动的效果可以达到90分,但让别人带的时候,就感觉别人是在敷衍的一个状态。
其实,我带别人的活动也是这个状态,事情能少做就尽量不做,能不做就肯定不做。
但位置变了之后,心态也就不一样了。
理解,但不认同。
原因在哪儿呢?就是我会掺杂很多的个人感情在里面,比如会觉得跟他们关系挺好的,他们怎么也会敷衍我呢?
其实,他们谁都敷衍, 或者说,他们的做事方法就是这样的。并不是纯心的~
走的太近,有时候会不自觉的提高标准。
这点很不好,应该去调整和改变。
有时候会陷入两难的选择,一个是放权,一个是收权。
放权是怎么做呢?就把活动交给他们,让他们去完成。但这么做的后果,可能就是没事情可以做了。
他们是合作,虽然看起来像自己人,但实际上依然是油兵散勇,大家是利益共同体,但不是绑定的共同体。
收权是怎么做呢?提要求,提升做事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去感情化~
这么罗列一下,放权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收权才是。
那该怎么做呢?
其实,大家应该都想把事情做好的。
只是,根上懒惰了,所有人就随根了。
因为要求是100分的时候,大家做到80分就觉得很不错了。
如果要求是80分呢,那大家就会只做到60分。
永远不要相信人性,要相信制度。
制度是对人性的约束,我需要建立的是制度;
那对于书城该怎么优化?
1、活动行前工作安排,执行标准和要求,明确活动流程和时间节奏;
2、活动执行手册,同步到位,流程表和知识卡等教具要提前准备;
3、活动中及时提醒,以身作则;
4、活动晚间复盘,复盘流程:总结当天遇到的状况,同步第二天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5、明确职位:助教负责准备物资、营长负责守夜;
6、活动结束后,助教负责整理物资,营长负责清点物品,填写物资清单;
7、活动条幅制作,易拉宝已经丢了一个,需要重新做一个出来;
以上,就是自己对活动执行细节上的复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除了活动执行,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值得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