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约  |   陪夫寻根记

        国庆假期  ,我们娘仨陪糖去了山西忻州河曲县,圆了他的寻根梦。

        上世纪五十年代,糖的爷爷用一根扁担两只箩筐挑着全部家当,带领合家老小从河曲来到了河套平原安家,那一年,糖的父亲只有十岁。

        如今,糖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陪着他站在父亲生活过的窑洞前,追寻祖辈留在这里的足迹。盯着那残破的窑口,糖默不作声,也许他想到了祖父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累的场景,也许他在想象自己的父亲恓惶的童年,也许什么都没想,只是想把这根之所在深深地印在心里。我没有打扰他,拿起手机拍了张照片帮他保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在村里的路上,只感觉到宁静。小村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完全坐落在山沟沟里。道路两旁的草都绿着,间或有一两株野花开着淡紫色的花朵,远处山上的树叶开始变黄了,梯田一层层铺展着,成熟的谷子,高粱都低垂着头。这里太适合隐居了,弯弯绕绕的山路把你送进小村里,除了头顶透蓝的天空,你只能看到四壁的山。但倘若一个爱热闹的人,在这里估计是呆不了两天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的特产是一种叫“海红子”的小果子。我们来的时候,正是海红子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一株缀满红果的树,煞是好看。我小时候,在冬天吃过贩卖过来的海红子,只记得酸酸的,并不十分好吃。但他们当地人把这东西当宝。亲戚送给我们一袋海红子,并详细地告诉我保存的方法。洗净之后要自然晾干,然后均匀地喷上好酒,放在干净的坛子里,用泥封口,放到阴凉地。等到过年的时候取出来,可好吃了。糖回到内蒙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法炮制了那宝贵的礼物,放在了妈妈家的小院里,我们期待着过年的时候,会有大大的惊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河曲县城所在地文笔镇,参观了白朴公园。这是以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命名的公园,因为白朴是河曲人。这是我来之前所不知道的。公园内有一座文笔塔,状如巨笔,直耸入云。据说此塔是为纪念清朝某位高中状元的河曲子弟所建,欣欣然领着俩孩子登塔远眺,河曲全景尽收眼底,南面高楼鳞次栉比,北面玉带似的黄河蜿蜒远去,今日河曲现代化程度绝不逊色于我所居住的前旗。下塔前,没忘了让俩女儿摸摸巨笔,沾沾状元文笔的灵气,也考个状元光宗耀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西口”在我们河套地区是妇孺皆知的事。河套人大概有三分之二以上祖辈都是从“口里”走西口到“口外”的。所以,来了河曲自然要去看看著名的“西口古渡”。河曲人早已把渡口打造成了一处观光胜地,平整光洁的广场中央矗立一座祭祀黄河的庙宇,河岸边围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站在栏杆前,看着清澈的黄河水(黄河水在山西居然是清澈的,此处是,老牛湾更是)波澜不兴的样子觉得有些陌生。河边不见一只渡船,古渡,真是名副其实的古渡,今人站在这里,唯有拍照留影或是凭栏远眺的份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河曲,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短短的两天亲近,并没有完全了解它,它那神秘的面纱,且待日后慢慢揭开吧。

        #我和故乡有场约会#联合征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翻看着已经和我删除好友的朋友圈,看着最底下小而刺眼的“非朋友最多显示十张照片”很显然,当初和我们聊的火热朝天,拥...
    妍安然阅读 3,229评论 0 0
  • 我的女闺蜜麻辣烫最近有点烦。能让女人烦的除了来自火星的男人不会有其他物种。 何况麻辣烫同学在相亲的道路上,已经走了...
    尼诺小妖阅读 2,958评论 0 0
  • 因为自己马上就要自己一个人抚养孩子了,所以想找点类似单亲妈妈如何照顾孩子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其实我很不喜欢单亲妈妈这...
    小罐阅读 3,430评论 0 0
  • 【自由为题的作文800字】 哲学家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又无往不在枷锁中。”这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
    d38401e765ed阅读 786评论 0 0
  • 看見一位海納百川的人,聽見就是他用了他過往經歷與淬煉的生命故事,就像《真金不怕火煉》《鑽石切割鑽石》的一位智者。 ...
    service_Janice阅读 9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