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梁启超 《三十自述》

风云入世多,日月掷人急。如何一少年,匆匆已三十。

这是梁启超于1902年12月写下的三十自述里的第一句话。忧国忧民与建设家国之心,昭然若揭。

文章开头,先生感慨:人海奔走,年光蹉跎,所志所事,百未一就……如人之知我,何如我之自知?

依我想来,他也不过是三十而已,却胸怀大志,苍天己任,恨不能夙兴夜寐,光复中华之兴旺。纵观他的求学之路,也是没有一丝懈怠:六岁随父读中古略史,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十二岁应试学院。十五岁,游学省会,年十七,举于乡,年十八,计偕入京师。年十九,师从南海先生康有为之万木草堂,生平知有学自兹始。

接下来,便是京师强学会、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先生奔走辗转,更是感叹,舍此更无术可以尽国民责任于万一……国家多难,岁月如流,任公先生只叹:眇眇之身,力小任重……

毋宁说,一部梁启超,半部近代史。这是爱国进步之史,也应是亿万万中华国民之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