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新父母晨诵+晨诵启思025
【新父母晨诵】
儿童是应该快乐的,而现在中国的儿童是非常痛苦。固然有许多人才是从痛苦中长大起来,但是成人的责任是应该把社会改造得好一点,使未成熟的儿童少吃点苦,多享点福。我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乐园。不够,我们应该引导儿童把地狱敲碎,让他们自己创造出乐园来。( 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全集4,464)
萤火虫微语主持:朱永新
儿童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新教育实验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要把快乐还给儿童,把幸福还给孩子。在快乐中的孩子,才能够真正地学习,才能够与这个世界建立友好的关系,才能够热爱这个世界。正如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乐园”,让孩子们少一点痛苦,多一些欢乐。亲爱的父母,把快乐还给童年,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不能够牺牲孩子当下的快乐去追求所谓未来的幸福,这样往往适得其反,会给孩子一个灰色的人生。
【我的微语】
亲爱的新父母们,晚上好啊!
再一次浏览晨诵内容,不由得想起刚破壳的雏鸟——它们扑棱着湿漉漉的翅膀,跌跌撞撞地探索世界。可多少家长正用"为你好"的剪刀,修剪着孩子与生俱来的羽翼?
还记得上个月刷到的一个朋友圈:五岁的童童蹲在花坛边观察蚂蚁搬家,妈妈急得直跺脚:"看这些有什么用?快回家背英语!"可就在那天傍晚,童童用饼干屑引导蚂蚁组成"LOVE"的画面,在抖音收获了十万点赞。亲爱的新父母们,咱们的孩子天生带着探索世界的放大镜,可我们总想把它换成补习班的显微镜。
现在的教育像在给手机贴膜——层层叠叠的补习班、考级证书、名校光环,把孩子的灵性屏幕裹得密不透风。北京协和医院的心理科数据触目惊心:每周接诊的厌学儿童中,七成因过早承受"超前教育"而失去学习兴趣。这就像给幼苗浇开水,看似精心栽培,实则摧残生机。
但希望正在裂缝中生长。杭州的90后奶爸发现儿子总拆玩具,索性把客厅改造成"拆解实验室",父子俩边拆边研究机械原理,现在孩子成了区科技节年龄最小的发明家。上海某小学把数学课搬进菜市场,"一斤青菜3元,买两斤半该付多少钱"的生活算术,比作业本上的方程式更让孩子眼中有光。
科学家发现,孩子大脑里有片"好奇原野",12岁前正是野蛮生长的黄金期。可多少家长用作业本当除草剂,把这片原野变成了整齐划一的绿化带?那些被奥数班掐灭的星空幻想,被英语考级埋葬的涂鸦天赋,本可能长成未来的北斗卫星或敦煌壁画。
今晚不妨试试:关掉手机陪孩子看云,听听他们把棉花糖般的云朵想象成恐龙还是航母;周末别急着送兴趣班,带孩子去郊外辨认二十种野花——说不定某个蹲在蒲公英前的小身影,正在孕育中国未来的生物学家。
教育不是把小鸟关进金丝笼,而是陪它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就像老辈人说的:路边的野花不用施肥也能绽放,咱们要做的,是挪开压在幼苗上的石块,而不是替它决定开什么颜色的花。当您再为孩子"不务正业"的举动焦虑时,请记住:爱因斯坦正是那个曾被老师断言"永远成不了才"的古怪少年。
亲爱的!请别让教育剪断孩子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