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 第86次心理咨询记录

议题:

1)玫瑰白塔

2)草莓和流程图


1】玫瑰白塔

前情:上一次心理咨询结束的时候,我刚好在看《玫瑰白塔》by明开夜合。当时我就介绍给咨询师了。不过咨询师说她没有看。

无论咨询师是否看过,其实我都是需要自己讲述一遍的。毕竟我们不是在做文学探讨。而是探讨自我观察。所以我花了一段时间,去我讲述我在读这篇小说的状态比较不一样的地方。

我从8月以来,看过的小说也有至少30~40部了,但这篇小说是不一样的,理由:

①我在看见主角的那种被忽视的无奈和酸楚的时候,也很平静的看下去,并且不拉进度。

②我试图停下,把这份心酸的情绪反刍,然后传达给他人知晓(我老公)

③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非要看完,宁可拖进度假装自己看完也必须一口气看完的焦躁情绪。


咨询师的解读:

阅读的过程给她的感受,就好像我从一个暴饮暴食的人当中缓过来了。可以不紧不慢的去品尝食物本身,哪怕是白灼的,也能够很有味道的细嚼慢咽。

而不需要去拼命塞进肚子里,还要用很刺激的调料,用很重的油和辣去满足感官。

这个变化代表了一种宁静和安稳的状态,是自我完整的一个表现。

另外,能够讲述和传递对主角的感受说明我能够正视一部分自己过去的创伤。比起那种预感可能会很惨就跳过去,或者始终不敢看某些情节的行为,能够安安静静看完,并且讲述和与他人探讨,明显才是真的从恐惧和不堪中走出来了。

所以可以去看和去包容。

就好像看见身体里有一个创口,一个洞,不急着去拿东西堵上。而是能够平静的面对这个伤口和疤痕。

整个看文的状态,给她一种成熟父母的感觉,可以给孩子以长久的陪伴的那种,有很大的容量,可以包容所有情绪的流淌。

而不必急着去拒绝或者假装接纳。刻意收容却又无法释怀。


2】草莓和流程图

我说了一下周六晚上发生的事,从小朋友吃草莓,到我生气了,再到我怎么想的。然后去画了草莓流程图,如何一步一步完成图,我和孩子的感受等。

具体我在别的文章里记录了,这里就不说了。可以戳:草莓汁和育儿实践|我们是否教会孩子事件闭环?

咨询师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

她说最重要的是这个态度,借用绘画去展示,能够缓解情绪,又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容纳。可以做到如果是用说教的方式,可能无法达到的效果。恰好我擅长色彩构图,简笔画也很生动。孩子们都会喜欢。

绘画也可以成为家庭内部传阅的媒介:和婆婆难以用语言沟通的部分,可以画出来后让长辈看见。长辈会理解你的育儿理念,并且会尽可能和你行动保持一致。


人们在绘画面前都变得温柔。


由此延伸出一些小建议:亲子绘画

1)可以家长和孩子共同创作一张画:你添加一点,我添加一点。轮流按自己的想的添加东西,然后赋予一个故事或者功能。发挥想象,进行陪伴和链接。

2)一些细节:可以闭上眼睛先画一个随意的涂鸦。为了防止孩子关注到大人画的好看不好看,大人可以用左手。颜色多少不用在意,什么笔都可以。

3)关键不在于画得好不好看,而在于小朋友想表达什么。

推荐:《涂鸦与梦境》温尼科特

突然想起来,我买过一个房树人的绘画解读课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篇篇优秀的作文犹如一首首动听的歌,陶冶着我们的情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姜怡萱同学的这篇文章,一个“匪”字贯穿...
    笑对生活_bf20阅读 1,321评论 0 3
  • 《海底两万里》:《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
    simple涯阅读 325评论 0 5
  • 能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音乐最好听。
    平安_75a8阅读 69评论 0 0
  • 【写在前面】本部分在讲完why—为什么要做高手(投入更少,回报更多),what—什么是高手(利用规律,聪明地努力)...
    念即起行阅读 563评论 0 0
  • 看着影子渐短,日子渐长 老台历点钞一样数着时光 从冬至开始 数过一万个暖阳 然而,往往是这样 春寒料峭 冻杀年少
    麦秋的午后时光阅读 256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