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出干事创业的精神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基层减负要想落在实处,关键是减出干事创业的精神气,组织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能作用,让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的基层干部,以更集中的精力、更全面的能力、更接地气的作风,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服务群众和推动发展中去。

       “卸包袱”轻装前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身处落实工作的“前哨阵地”,基层干部是感受群众喜怒哀乐的“神经末梢”,只有卸除包袱、解除束缚,才能为放开手脚、干事创业扫清障碍。厘清基层权责,要把应减之负和应负之责厘清楚,围绕基层治理重点难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建立健全审批服务执法事项权责清单、村(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制定主体责任、协办事务、负面事项“三张清单”,明确政策依据、责任主体、主次权限等内容,让基层干部做该做的事、做能做的事。精简基层事务进一步清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实施减示范创建、减加挂牌子、减会议文件、减报表材料、减督查调研“五项减负行动”,推进基层“一张表”改革,切实为村级组织明责减负、松绑减负,让基层轻装前行。压缩督查考核要统筹规范督查考核,把“多头检查”合并成“联合检查”,增强监督检查的实效性,废除不必要的考核指标,严禁过度留痕、随意加码和所谓“创新”,着力纠治层层陪同、集中扎堆、只调不研、名调实查等形式主义行为,给基层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干事。

       “添燃料”蓄势赋能。要积极发挥组织部门协调作用,推动政策、资金、项目、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持续为基层干部蓄势赋能。充实力量,将干部向上“虹吸”转变为干部向下“沉淀”,坚决整治违规借调等问题,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落实好县领导和县直领导“软挂包联”、乡镇干部包村联户“2112”工作机制,以横向选、纵向沉、多向调等补充基层人员力量,切实减轻基层的工作压力,提升基层工作成就感、幸福感。正向激励,将表现优秀、有发展潜力的村干部和后备干部作为正职后备人选重点培养,加强对表现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拟推荐考录公务员(事业编)的推荐,落实好“基本报酬+绩效报酬+‘五个好’党支部创建奖励”激励机制、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以涨薪酬等务实举措,让基层干部留得住、干得好。多方保障,强化财政保障,合理优化财政专项经费结构,多关注基层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关心关爱力度,以落实待遇、谈心谈话、纾困解难等多种方式,破除基层干部后顾之忧。

       “激担当”干事创业。要以基层减负为契机,让基层干部多一些学习提升、研究工作、推动发展的“弹性精力”,把基层减负带来的的获得感,及时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动力。搭台练内功,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引导,不把减负当做推卸责任的“幌子”、打“太极拳”的借口,趁机沉下心来内修心力、“百名头雁”赴江阴外练筋骨,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具体实践中增长才干,以能力和效率的双提升为自身减负。实干转作风,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将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从上到下形成务求实干的新风正气,切实让干部把工作实绩干在基层大地上。撑腰促发展,树立重实干重担当的鲜明导向,用好用活正向激励的“指挥棒”,搭建基层干部成长成才的“快车道”,实现激励一批、带动一片。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制定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系列措施,畅通晋升通道,让基层干部有“劲头”有“奔头”。形成鲜明导向,提拔重用在经济发展一线敢攻坚克难、善于作为,乡村振兴一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的基层干部;破格提拔使用政治过硬、敢于担当、表现突出的的优秀少数民族基层干部,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