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健康?我曾经在中学的课堂上听老师说,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希望,你们的两腿很结实,你们的身体充满力量,更重要的是,用尼采的说法,你们的消化系统非常的好,你们可以吃各种东西,睡很香甜的觉,你们可以大笑,开怀的大笑,充满了对生命的肯定、憧憬和渴望。这些事情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对于体弱多病的人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更重要的是,尼采在28岁的时候,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染上了梅毒,这在当时的欧洲是不治之症,即使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但却终身难愈,而且最终病毒会侵袭大脑,导致失常。我们没有这样的人生体验,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种万蚁噬骨的病痛感,它挥之不去,如影随形,让你时时刻刻都在反观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写出《追忆逝水年华》的法国作家普罗斯特,就是这样通过病痛来接近自己的灵魂的。他说:“病人,更多地觉得接近自己的灵魂。”普罗斯特还说:“生活是一样贴得太近的东西,它不断地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伤害。一旦感到它的镣铐有片刻的放松,人们便可以体验到隽永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