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街百年往事——赵老翰的故事(10)——四平街遇“斗官”诚信无欺令人服

四平街跟鴜鷺树一样是驿站发展起来的集市。沿途还有莲花泡屯,鸡树的屯子,最后到了四平街。到四平街后,赵老翰没想到看到有人用斗收粮的情景,给赵老翰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平街一条大道贯通南北,一进入街里,两人就被道两旁的铺子所吸引,有卖粮谷的、有卖杂货的,各种铺子就有尽有,打铁的叮咚声、各种叫卖的唱喊声此起彼伏。显示了街里热闹。赵老翰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在十字路口西侧,卖粮的大车排成队。赵老翰好奇地问:“这么老多大车排队咧,他们在干哈腻?”

乔本茂顺嘴说:“铺子收粮呗。”

赵老翰没见过农村的粮谷用大车运到镇里卖,所以才有此疑问。乔本茂因本家的铺子过去常有的事情,所以才习以为常。不过这么多大车都围在一个铺子门前,还是不多见的,这让乔本茂也产生了好奇,于是说:“这么热闹,去看看。”

两人来到一个大车前,乔本茂问赶车的老板子:“大叔,咋都在这疙瘩排队呀,那边不是也有收的铺子吗?”

老板子约有四、五十岁,所以,乔本茂叫他大叔。老板子嘴正叼着烟袋,深深地啯一口,后慢慢地从鼻子里呼出烟来,看了看两人都背着包裹,这才笑眯眯地说:“你俩才从关里过来呀,说说也没关系。我跟你俩这么说吧,这家铺子雇来一个‘斗官’,俺们都品了,这‘斗官’真了不起。到他家卖粮的和自家拿摸的数差不多。和别的铺子比,一大车粮食得多出好斗来。你说俺们在这疙瘩多等些时辰,就能多卖几个钱不是?‘斗官’有一套,这绝不欺人。不过还得说东家掌柜人好,‘斗官’还不得听掌柜的呀。”

赵老翰一听感觉非常奇怪,一个“斗官”能吸引这么多卖粮的大户来。他把这事牢牢地记在心里,他是在想以后要是开铺子了,所用的“斗官”也一定要选这样的人。毕竟“童叟无欺”买卖才能越做越好。

当“斗官”的人可了不得,心眼正的一手托两家,上下相差无几。当时有个说法“有准斗,无准手”。心眼歪的可就不一样了,他若是“像着”东家的,收粮时可用熟练的手法把丈量的粮食压得密实,卖家拉来的一大车粮食就像手里变戏法一样,少了好几斗。把斗官称为“粮耗子”的说法油然而生。其实叫“粮耗子”也不那么确切的,因为耗子是怕见着人的,而斗官则是在你眼皮底下,眼睁睁开着被斗官盗走了,你还说不出啥来。卖粮时就相反了,过斗时斗里放的粮食是“虚泡胀肚”的,买到家的粮食会少几斗。不管卖家还是买家,心里都是明镜似的,对此又无可奈何。所以,卖与买家私下里都要“溜虚” “斗官”,好让他们手下留情,少克扣点就行了。

乔本茂虽然是大公子,对这方面的事情多少知道点。他见赵老翰对这事非常感兴趣,就知道他想从事买卖粮食这方面的活计。于是他说:“大叔说的没错,只要公平,人们知道了都会来捧他。尖诈使坏的终究是做买卖的大忌。以后慢慢就会知道了。”

赵老翰听说后,使劲地点点头:“大叔说的对腻,讷记住咧!能不能到里面看眼热闹去。”

“哈哈,小老弟想开眼见呀,走看看去!”

赵老翰把长辫子往脖子上一盘,背上行李跟着乔本茂进了那个铺子的大院内。赵老翰看到铺子大门挂的牌匾上写《人和成粮栈》

一进院子,赵老翰眼睛一亮,院子很宽敞,一看就知道这里专门收粮谷的,院子内靠墙全是装粮谷的大囤子。有不少伙计正往囤子里装粮,有大豆、高粱、小米等等。再看,院子当中正有几个人在用斗量豆子。只见一个“斗官”正往斗里装着。当把斗装满稍微冒点尖后,放下木掀把挎在腰间的一个木板拿出来,在斗上慢慢地一刮,只见斗的上口平溜溜。随后有人把斗周围打扫干净。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赵老翰属于看热闹一方,他不明白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咋就能把一大车粮用斗吃进好几斗呢?也就是用木掀把粮用斗过一下呗,在用一块木板刮一刮斗平了,看不明白奥妙在哪里。而乔本茂看了一阵子后,则看出门道来。因为他觉得这个“斗官”真是了不起,基本上看他用的刮板倾斜与力量差不多都一样。看得乔本茂不住地点头赞许。

乔本茂和赵老翰沿街来到人合成铺子,于是看到斗官的手艺,又给赵老翰留下非常记忆。

良久,乔本茂看看天色已晚,拉看呆的赵老翰一把说:“走吧,找个住的地场,好填饱肚子。”这时,赵老翰才反过沫来,随乔本茂离开这家铺子。

两人在街里找家小旅店住下后,出门来到一个小酒馆,乔本茂要了四样菜、两壶洒。此时,赵老翰还对刚才看到的场面进行回味,他对乔本茂说:“向斋兄,你说那个‘斗官’咋就那么让人看好腻?不就是往斗里撮粮咧,再用刮板这么一刮平溜腻。讷咋看不出有啥说腻?”

乔本茂见赵老翰还在纠结此事,不觉一笑说:“哈哈,你个赵老翰,难道不知‘行家看门道,力巴看热闹’。讷家收过粮,知道这里面的奥妙咧。你看那个‘斗官’手使木掀往斗放粮腻,这都有说头咧,不过这是斗官的秘密腻,我也说不好咧。不过,他最后用刮板刮时腻,我到能感觉出来咧,他在量米时,过的每个斗使的力度都差不多少腻。虽然多少有些差异,可上、下也差不多少咧。”

乔本茂用赵老翰乐亭话语气解释了一番。

赵老翰一听有点明白了:“这还真是技术活咧。那就是手劲儿掌握上腻,劲儿大斗里粮食密实腻,劲儿小就发松咧。”

此时,跑堂的把酒菜都上齐了,两人自把一壶,自斟自饮起来。

两人正喝的欢畅时,来一帮人,领头的身穿着青衫,显得十分贵气,进屋来才看到身后还跟着几个人。赵老翰发现其中一人就是那个“斗官”。赵老翰一喜,忙对乔本茂说:“说曹操腻,曹操就到咧。”

乔本茂搭眼一看,可不是咋,这人够牛的,喝酒都掌柜的陪着。

只见一伙四、五个人在跑堂引导下,来到邻桌坐下。只听掌柜的说:“酒菜照样上。”

跑堂应声:“好咧!”乐颠颠回里面安排。

只听掌柜的说:“吕斗官,今天又收了上万担,多亏你的招牌硬啊。”

每个卖粮的地户对自己马车能装多少粮食那是有个“那摸”的。买给别家铺子,经过斗官手就知道自己又被斗官吃了好几斗。而这家铺子的斗官过斗后,和自己那摸的差不多少,当然人们都愿意往这家铺子里送了。斗官赢得了口碑,越传知道的人越多,地户一大年就产这么多粮食,当然多卖几斗好了。虽然等的时间长,那可是自己一大年的辛苦钱啊,多卖几个钱也是好的。

听到掌柜的这么说,真让赵老翰开眼了,他觉得买粮卖粮都为一体,今天欺诈点,明天欺诈点,很快人们就会知道。那么你的买卖就会越做越差,因为向上的路被不良行为阻断了。了解了你的为人,谁还冒着吃亏的危险再跟你打交道呀。

此时,邻桌菜上齐了,掌柜的端起酒盅说:“我敬斗官一盅,咱‘人和成’今年能收上这么多粮,都是咱斗官的功劳。来!干——!”说完一口喝干。

“人合成”?赵老翰轻声叨咕,接着端起酒盅也美美地喝了一盅,放下后说:“向斋兄,这个铺子名好咧,人和一定能成腻。”

乔本茂笑道:“别发感慨了,赶紧地喝酒,吃饭。明个儿好上路。”

赵老翰到底才十几岁,对斗官技能表现深感震惊。虽然现在还啥也不是,但他在考虑自己该干什么行业。他知道不可能在爷爷的烧锅里干得长久,那不过是投奔爷爷怎么也得陪爷爷待些日子。所以,看到斗官的表现,一下子对粮食这个行道感到了无比的兴趣。听到乔本茂这么说,赵老翰马上说:“讷寻思以后干点啥咧?开个小粮米铺指不定会用到斗官腻。”

乔本茂笑道:“你想学斗官手艺?”

“不是腻,那个万一以后开个小铺咧,一定会用到斗官腻。今天遇到这事腻,也真是奇遇咧。以后用斗官得找这样的人。”

“说的忒对咧,以后我要当上掌柜,首要这一条一定找个手艺高的,绝对不会让这些斗官为图点小便宜坑人。以诚信为本!”

两人为自己谋划前景,越唠越贴心。直至很晚才回到小旅馆。休整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就上路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