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桐柏庙碑》也称《淮源庙碑》,立于汉延熹六年(163),原碑传说毁于唐。
元代至正四年(1344)书法家吴炳重书碑文,其子嗣昌填摹上石,再刻之碑现立于河南省桐柏县招待所院内。此再刻碑高168厘米、宽90厘米。碑右刻前翰林待制吴炳重书男嗣昌填摹,碑左刻有元至正四年吴炳的跋文。碑文主要记载了当时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君修淮源庙的功绩,以及宣扬了人们祈求上天保佑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当地的风俗习惯。该碑书法规整清秀,体势舒展,点画精到,结字内紧外拓,用笔细瘦圆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汉桐柏庙碑》也称《淮源庙碑》,立于汉延熹六年(163),原碑传说毁于唐。
元代至正四年(1344)书法家吴炳重书碑文,其子嗣昌填摹上石,再刻之碑现立于河南省桐柏县招待所院内。此再刻碑高168厘米、宽90厘米。碑右刻前翰林待制吴炳重书男嗣昌填摹,碑左刻有元至正四年吴炳的跋文。碑文主要记载了当时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君修淮源庙的功绩,以及宣扬了人们祈求上天保佑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当地的风俗习惯。该碑书法规整清秀,体势舒展,点画精到,结字内紧外拓,用笔细瘦圆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