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工具,情绪是模式

      以前也在书上看过此类道理,只是,前两天再一次有所感慨。

      某书上提到要做大脑的主人,我一直都觉得语言和情绪控制是非常难的。若能把这两项做到位,基本可以说是自己的主人。(这里不涉及道德和观念)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说完话后,才觉得说多了,说错了。甚至争吵了半天,才猛然发觉,双方不过都是在以对抗的方式说话。后悔不已。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说的话,不能准确表达意思,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被人误解,使人受伤。话多错多,祸从口出。

      说话是需要智慧的。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先在脑中过一遍,再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需要表达的。

      记得以前在哪里看到的方法是,不要说最后一句话,一般最后一句都是伤人的或多余的。试过几次,觉得很有些道理。

      还听过一位长辈提到的方法,不需要说的,不说;可说可不说的,不说;必须说的,简要说。

      总而言之,沟通先得学会听。倾听是建立有效沟通的第一步。而说,是沟通的更高层级,是需要学习的,是需要用心体验的,更是内在修行的体现。


      说到情绪,也是在看了一些书之后,才得以从它的魔掌中透得一口气。

      情绪太狡猾了,它总能为我们找来各种理由,以证明它的存在是合理的,是必然的。它会让你觉得这一切都是别的人或者外在的事造成的。

       直到后来。。。

      有位老师说,生气只是一股强烈的气流通过肺部的过程,和剧烈运动后的感觉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在生气的时候不去想惹自己生气的事,而只当作剧烈运动来处理,比如深呼吸之类,情绪就可以很快平复。再来理性考虑如何应对发生的事。

      有书告诉我,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如痛苦,不快乐啊,想让情绪好起来很简单,就是想当下即快乐,瞬间把自己调成一个好情绪的样子就会有所转变。

      当然,人在所难免的,总会遇到一些令人难过的悲伤的等各种影响情绪的事。人非草木,都是有性情的。但适当的控制情绪,能让人在面对各种情况时,理智处理事情,这是最重要的。

      后来就想,情绪多种多样,它可能就类似于电视频道。既然是频道,就该有个转换频道的开关。

      这个开关,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充当、来掌控。学习工作的时候,调整到学习工作的频道,空杯心态的,专注有定力的,心无杂念的,愉悦的,自信的,认真的,严谨的。和人沟通的时候,调整到沟通的频道,谦和的,亲切的。在处理事情时,需要激情,就调整到激情的频道;需要生气,就摆出一副生气的样子,调整到生气的频道。。。

       这样是不是会显得城府太深?呵呵

      我想,只要正直善良,只要敢于担当,只要一切都是在为他人着想,往大的说,把人民组织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城府也能算褒义吧。

      总之,一个能调整好情绪,调整好心态的人,才是自己的主人。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修炼,需要把冰山下的想法观念等那一部分调整到位,形成一套属于的自己符合逻辑且正确的哲学体系和思考方式,这是把握情绪的前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