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上位者姿态,自己不善于向孩子表达情感表达需求,也不允许孩子向自己表达情感表达需求。孩子一张嘴就是别说了,赶紧写作业去。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妈,……打我?"家长就一顿抢白。孩子就带着满脸的愤怒离开了。进入卧室关上门,从此关闭心门。家长要虚心学习,学会沟通,学会接住孩子情绪,让孩子情绪流动。
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不擅长数学。回到家里,在自己房间写作业,妈妈在外面客厅里看书,忽然听到女儿的房间里有啪的一声。妈妈走进女儿的房间,看见数学书摔在地上,女儿满脸的沮丧。妈妈什么都没有说,把书拾起来,拉着女儿的手陪伴女儿。女儿忽然扑进妈妈的怀里放声哭起来。那种沮丧的情绪得到了释放。这种非言语的陪伴比讲道理效果要好的多。因为此时女儿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理解、接纳。当女儿的情绪过去了,妈妈和女儿商量如何学习好数学,后来女儿数学成绩大有进步。
父母学会倾听绝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本领,教育技能。家长让孩子多讲,对他来说是一种宣泄,同时你就会了解孩子最近的情况、思想。我们最担心孩子有什么事儿都不跟老师和家长讲,你对孩子的思想、心理完全无法掌控。真的有一天出现严重问题、负性事件,如违纪,心理健康问题等,你都不相信,"怎么会呢"?
小学生啊,初中生结伴离家出走,新闻屡见不鲜。而我们发现其实离家出走的几个孩子学习也不错,家庭条件也不错,物质生活条件都不错的,很幸运的是这几个孩子被找回来也没有发生一些意外。那记者采访他们,"因为我觉得没人懂,没人理解,尤其心理里没人懂"。他们有些心里话不能跟家人讲,不能跟老师讲。为什么不能讲?他们担心讲完以后,家长和老师对他的一些指责,一些负性反应,一些讲大道理,一些批评,一些质疑,所以他不讲嘛。这些值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反思。孩子说我的学习有人管,天天盯着,要学这个,要做那个,我的生活有人管,唯独我的心理没人管。